主要观点总结
DeepSeek公司发布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R1在科学界引起震动。该模型在推理任务上的表现与OpenAI的o1相当,并且以开源形式供研究人员研究。DeepSeek-R1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大语言模型领域的崛起,并引发关于中美在AI领域合作的讨论。该模型使用“思维链”方法提升解决更复杂任务的能力,并通过强化学习进行训练。DeepSeek-R1的表现受到科学家的赞赏,并且在特定任务上击败了OpenAI的o1。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DeepSeek公司发布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R1在推理任务上的表现与OpenAI的o1相当。
DeepSeek-R1是一个负担得起的开源模型,成为了OpenAI o1模型的竞争对手。这类模型能够类似人类推理的过程生成逐步式回答,使得它们比之前的语言模型更擅长解决科学问题。
关键观点2: DeepSeek-R1的开源性质受到赞赏。
DeepSeek以“open-weight”的形式发布了该模型,允许科研人员研究并继续构建该算法。这个模型使用MIT许可证,能免费重复使用。相比之下,OpenAI构建的模型,如o1,通常是黑箱,内部机制不够透明。
关键观点3: DeepSeek-R1的训练方法和性能特点。
DeepSeek使用强化学习通过“微调”构建了R1。大语言模型的训练需要使用数以十亿计的文本,DeepSeek-R1使用“思维链”方法来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在基准测试中,DeepSeek的R1在数学和编程任务上的表现与OpenAI的o1相当。
关键观点4: DeepSeek-R1的影响和未来前景。
DeepSeek-R1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大语言模型领域的崛起,并引发关于中美在AI领域合作的讨论。科学家对DeepSeek-R1的表现感到兴奋,并认为这种模型的巨大差异可能会影响模型的未来采用。此外,该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也引发了关于美国和中国在AI领域的竞争和合作的讨论。
文章预览
公司DeepSeek(深度求索)去年首次推出一款大语言模型。图源:DeepSeek 导读: DeepSeek-R1在推理任务中的表现媲美OpenAI的o1——而且开放给研究人员研究。有评论认为,“中美两国应该联手打造先进AI,而不是继续没有赢家的装备竞赛。” Elizabeth Gibney | 撰文 自然系列 | 来源 日前, 来自中国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R1震动了整个科学圈 ,对于OpenAI的o1一类的“推理”模型来说,这个负担得起的开源模型成了它们的竞争对手。 这类模型能以类似人类推理的过程生成逐步式回答。这使得这些模型比之前的语言模型更擅长解决科学问题,并有望在科研中发挥作用。 1月20日发布的对R1的初步测试显示,其在特定化学、数学和代码任务上的表现与o1不相上下 ,OpenAI去年9月发布的o1曾令科研人员赞叹不已。 “这太疯狂了,完全出乎意料,”英国AI咨询公司D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