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如一书

打开窗户,清风自来

如一书  · 简书  ·  · 2019-04-12 09:46

文章预览

人为什么不能很好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因为恐惧?这种说法有些奇怪,有啥好怕的?胆小的人有,但更多的人不胆小,而且还有胆子很大很勇敢的人,为什么说人会恐惧呢?

这里的恐惧不是外在行为,而是指人的内心。那些表面张狂的人,可能胆小如鼠,即所谓的色厉内荏。顺着这个思路,就能逐步理解人内心的恐惧。对恐惧的内容,下面有详细的分析,这里先追问一下,恐惧从何而来?

恐惧源于人对安全感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安全感是人最基础的心理需要,仅弱于维持生存的生理需要。为了这种心理的安全,人们建立起了很多防御机制,比如执着的赚钱,一味的往上爬,处处表现出攻击,只要不接纳的就说是错的……一旦觉得自己不安全了,恐惧就涌现出来,紧接着就是各种防御。回到书上,看帕尔默的分析。

一、剖析恐惧

恐惧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对多元性的恐惧,人们习惯于找到一个结果就安定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固定下来了,一旦遇到不一样的观点,就容易慌乱,进而恐惧,担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稳定了;其次是对竞争的恐惧,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害怕竞争,恐惧失败;再次是恐惧自我的被否定,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的冲突就因为这一点引起,可能仅仅是观点之争,结果被认为是对人的否定,于是激起强烈的反击。

恐惧阻碍着人与周围的世界建立有机的关联,但同时也反向促进人更好的自我发展,以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保持观点正确,竞争胜出,赢得尊严。

二、有问题背景的学生

教师遭遇的最大困难可能就是跟学生交流。只要“不想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就会不时的感受到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中产生的痛苦。学生沉默无语,不配合提问,学习无热情,反应迟钝等,这些现象都深深的刺痛我们,让我们感觉自己很无能,我们的语言仿佛在空中飘,一节课下来口干舌燥,浑身的不舒服。

心肠渐渐变硬的老师,为了驱除自己的恐惧,开始对学生展开评价: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差了,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勤奋和规矩;

学生好笨啊,很简单的道理都搞不清楚……

帕尔默说这是人最擅长的防御工具,就是通过指责别人而获得自己内心的安慰与平衡。

事实上可能是我们没有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这是不是让教学回到了前面提到的“技术层面”呢?

不是。因为这是在分析老师的内心和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是在积极建构一个生命能量交互的场。

帕尔默接着讲了一个“来自地狱”的学生的故事,之所以在课堂上沉默且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甚至带着挑衅的姿态,不是抗拒或者找茬,而是其内心对未来丧失了希望,满心绝望。面对这位看不到未来的学生,帕尔默在课堂上面对他时,一下子堕入被学生看不起的状态,至少没有赢得想象中的尊敬,之前的人设一下子崩塌。这几乎是所有教师都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非常容易被某个“不合常规”的学生搅得暴躁不已,会压抑不住的爆发出愤怒的情绪。这是不是老师的脆弱?是不是老师内心中更是充满恐惧,认为学生是挑战自己,感受到自己的尊严受到冲击等。学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心怀恐惧的学生也是有生命的,生命需要尊严,只能以对学习这种他自以为(被父亲教育的)做不好的事情表现出不屑才能让自己“赢得”尊严。

认识到这一点,解决的策略就是学会倾听:

“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之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会能够真实而又自信地说话。”

“倾听学生尚未发出的声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们可怕的言语去填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人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

从另一个角度能看出,这段话中展示了教师们常犯的错误。只有内心充满自信,直面自己的恐惧的教师,才能真正的看清这些问题,才能充满信任的对待学生,而且相信学生能学好相应的课程,学不好不是智力问题,也不是态度不端正等,虽然他们表现出这样,这正说明他们内心充满恐惧,所谓的恐惧就是对自己的缺乏信心,对未来没有信心。顺便提示一下,帕尔默的恐惧,内涵比较复杂,其中包含着焦虑,不自信,对未来丧失信心等,不仅仅是单纯的害怕。

好的教育一方面带领学生提升生命素养(主要是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一方面是建立起信心和尊严。有了基本的生命素养,有了自信,就能很幸福的生活。

何止是学生,如果教师也能这样,又何尝不会幸福呢?

三、教师内心的恐惧

很多教师都对自己的生存状况不满意,还可能很沮丧,帕尔默分析得很到位:

我们的工作不受赏识,没有足够的报酬,在一个不错的早上突然发现我们选择了错误的职业,把我们的生命都耗费在琐事上,到最后感觉自己像骗子。但是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自己极少识别的恐惧:我们对来自年轻人的评判的恐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走进教室,看着年轻的面孔似乎粗鲁而诡秘地向你发出信号:“你是老朽了。不管你看重的是什么,我们可不看重——既然你不可能理解我们所看重的东西,我们就懒得费工夫去试图告诉你它们是什么。我们呆在这里只是被迫无奈。因此不管你要做什么,快点结束,好让我们继续自己的生活。”

如何解决这种状态?帕尔默提出了埃里克森的解决办法,即发展自己的“生成产出力”。落实到教师,就是“为年轻人服务的创造力”。再进一步说,就是创造良好教学的创造力。

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因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大旗下最容易忽视教授的策略,因为照本宣科似乎也能传授知识。再加上高高在上的角色定位,面对学生的学不好更多的是指责而不是分析自己的教学策略。正因为这些,在创造力面前,教师就成了衰老最快的职业,“大部分教师在29岁之前就进入了中年期!”这不是年龄的中年期,而是创造力的中年期,甚至是老年期。

在这种“老态”下,一方面担心学生不喜欢自己,一方面又无计可施拿不出好的教学策略,这是教师内心深处的焦虑。帕尔默称之为恐惧。

作者提出的解决策略是,要亲切的宽带学生,也就是积极倾听他们的需要,友善和缓的走进他们的内心,与他们一道解决问题。万事万物都处在关联中,当老师这样对待学生的时候,学生也能对老师敞开心扉。这就能更好的找到帮助学生成长的路径,老师从中获得尊严,学生从中获得成长。

四、令我们恐惧的认知方式

这个题目似乎可以改一下:人类恐惧的认知方式。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不妨回到人类的始祖,他们的生存能力还不强,还经常被比自己强大的野兽之类威胁,但人类之为人类就是脑子好使,于是采取各个击破的原则,于无声处展开对宏大事物的部分进行拆分和研究,所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就是科学主义的原则。

即使到今天,人类的认知方式还是以这种认知方式为主,科学主义的认识方式是什么呢?那就是原子化的方式,其中有两种类型,一是剥离出物质的最小单位进行研究;一是把某一事物从整体中割裂开来进行研究。前者的成果走向微观探索,分子原子;后者比如研究独立的研究生物体的某一器官。这两种方式一般相互渗透,在研究某一事物时同时使用。

这种认知方式当然价值很大,科学的发展已经带给人类越来越舒服的生活。但这种认知方式的弊端也是明显的,那就是很容易丧失事物所在的生存整体,仿佛世界是一个个独立存在,而实际上事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个原理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明确的指出,分散的个体,孤立的汇集起来形不成整体,真正有机的整体不是互不关联的个体的组合。

之所以说是这是恐惧的认知方式,除了对祖先基因性的沿袭之外,就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以部分研究为主。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越来越强大,开始破坏自然,进而想管理宇宙。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直至今日,我们大中国很多城市几乎整日弥漫在浓重的雾霾中。更不要说人类孤立的研究制造出核武器,让人类随时面临全部覆灭的危险。

为什么客观主义会和极权主义、和暴力同流合污呢?帕尔默认为,客观主义就是科学主义,“依据不带个人情感偏见的事实形成判断的习惯是科学的思想框架的特征”,科学主义一度是针对中世纪宗教时代的主观主义而提出的,科学主义在反对宗教人士残暴杀害“异端”分子的同时,也不自主的染上排斥异己的强暴,正如弗洛伊德所言:“科学人士最为重要的事就是在他的判断中努力消除自我。”人本来是一个个的独立个体,但当人屈从于人之外的“客观真理”,人就变成了从属,当人不是人类行为的目的,就容易被极权主义利用,也容易被科学成果(比如核武器)所威胁。

科学对人的异化虽然为有识之士多方警告,但科学家们仍然高举着科学的大旗。当代的科学巨擘霍金在其著作大胆宣称:“哲学已死!”“上帝已死!”理由是宇宙存在像引力这样的法则,可以“无中生有”。所以,哲学总研究人存在的意义,没意义,一切都是无中生有而已;宗教说上帝创造世界,不对,是宇宙自己的随机生成。这应该是科学最狂妄的代表性观点。但霍金也说过:“不存在与图像或理论无关的实在性概念。”这本身就是一个哲学观点,属于哲学界“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两派中的后者。也就是说,科学虽然一度不可一世,但其终结依然是哲学的,而且科学对世界的解释仅仅是部分,世界作为关联的整体的内涵必然凸显,万物均在关联中。

帕尔默批评客观主义的另一条理由是:“这种认识方式不能够令人信服地说明认识过程实际上是如何发生的,即使对科学本身的核心内容也是如此。”这在学校教学中比较明显,即告诉结果,而不还原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有些老师善于解题,直接讲解题的步骤,而不分析何以这样操作。怀特海、爱因斯坦等都说过,当把学校学来的东西都忘掉,剩下的东西才是素质。素质是什么?就是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知识不仅仅是目的,更是手段。”我们需要学习知识作为站在前人肩膀上进一步开拓世界的工具,但更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明白科学家或者思想家们创造知识的过程和策略,领悟其高妙的智慧,磨砺自己的大脑,逐渐的开始独立的创造。

帕尔默借助麦克林托克对玉米基因共生现象的发现,指出要用爱的方式面对世界。这里的“爱”是什么意思?

根据前面的分析,爱是关联的,不排斥的,整体性的,积极建设的,发展的。

想起希腊自然派哲学家恩培窦可里斯,他认为世界的根源是土、气、火、水(四根)。通过“爱”的聚合而形成宇宙万物,而“恨”则分散事物。这里的“恨”,有些类似于帕尔默所说的“恐惧”,也指向科学的方式和态度。

作者在本部分结尾处指出,这种爱的形式“是一种可以帮我们恢复相互联系能力的认识方式,而相互联系的能力是良好的教学所依赖的基础。”

五、不要害怕

这部分已经没有新的内容,只是借助里尔克的诗中的“齐归”,指出其象征意义是返回精神家园。这个精神家园不是外在的一个圈子,而是打开心灵,融入世界这一整体,我们既是在世界之中,世界又是我们本身,我们是世界整体的一部分,我们和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又通过一所学校里的校长和固执的教师之间矛盾的解决来证明,不要恐惧,只要着手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

 

章小结:

自我是神奇而矛盾的,一方面积极的整合内在的人格,充分的展示独属于自己的特质;一方面又在积极的与世界交融,以获得更多的世界。这两股力量不断的交锋着,多数人倾向于前者,为了自身的安全,保守封闭。但只有打开自己,才能更好的发展自我,这就需要不再恐惧,拿出勇气,坦诚的面对世界,问题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教学勇气》第二章阅读笔记)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