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小强研究员课题组关于中国北方兴隆遗址早期农业人群对木材的利用和管理的研究。通过分析木炭遗存,揭示了早期黍粟农业人群对林地的利用、改造和适应。研究还探讨了农业革命以来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对于理解早期农业影响和适应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人类社会的适应方式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
农业起源、发展及其与植被环境的关系是环境考古学的热点科学问题。李小强团队的研究聚焦于这一问题,分析了我国北方兴隆遗址木炭遗存,揭示了早期农业人群对林地的利用和改造。
关键观点2: 研究方法
通过对兴隆遗址的木炭遗存进行种属类型和年轮曲率的分析,同时结合植物种子遗存、孢粉等指标,重建了遗址局地林地植被环境。
关键观点3: 研究成果
研究显示,兴隆遗址周围曾经分布有大量的木本植物,包括杨属、榆属等。通过对木炭组合的生境分析,揭示了先民对遗址周边木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不同植物的选择性利用。
关键观点4: 研究意义
该研究对于理解早期农业影响与适应,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人类社会的适应方式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研究也为环境考古学和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文章预览
农业起源、 发展及其与植被环境间关系是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热点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李小强 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分析我国北方兴隆遗址木炭遗存种属类型和年轮曲率, 重建了兴隆遗址局地林地植被环境, 揭示了早期黍粟农业人群对林地的利用、改造和适应。相关成果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2024年第6期。 人类活动及其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适应, 尤其是农业革命以来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 一直是全球变化和环境考古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伴随着史前农业的快速发展, 全球人口规模急剧性增加, 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作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中国北方黄河、西辽河流域是黍、粟旱作农业起源的关键地区, 选择不同环境和人类活动指标进行交叉分析, 重建考古聚落的环境背景, 探讨农业人群与区域植被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