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是富有鲜明科技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主流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重要舆论前沿,是广大读者依靠科技创造财富、提升文明、刷新生活的服务平台,是中国科技界面向社会、连接世界的明亮窗口。
今天看啥  ›  专栏  ›  科技日报

重大突破!今日投运

科技日报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互联网短视频  · 2025-01-11 08:19
    

主要观点总结

我国首套海上风电自主探测平台在江苏如东海上环港风电场正式投运,该平台采用无人化海上作业模式,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设备运维能力取得重大突破。相比传统海缆检测,该平台极大提升了海缆检测效率精度,故障定位时间大幅缩短,为后续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我国首套海上风电自主探测平台正式投运

该平台是海上风电的“探路先锋”和“智能医生”,能在无人化的情况下进行作业,体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关键观点2: 传统海缆检测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方式需要至少9人的人员配置,每天只能检测10公里,效率相对较低。

关键观点3: 新平台提升海缆检测效率精度

利用无人船与机器人组合方式,每日最大探测范围提升至100公里,故障定位时间大幅缩短90%,探测精度也提升了10倍。

关键观点4: 为后续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拓展提供支持

新平台的运用为后续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使其得以向深远海域拓展。


文章预览

11日, 我国首套海上风电自主探测平台在江苏如东海上环港风电场正式投运。 平台就像是海上风电的“探路先锋”和“智能医生”,采用无人化海上作业模式,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设备运维能力取得重大突破。 传统海缆检测通过载人大型船只拖拽无动力探测器进行作业,不仅需要至少9人的人员配置,每天也只能检测10公里。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此次投运的海上风电综合检测平台,利用无人船与机器人组合方式, 实现了远程操控无人化作业,每日最大探测范围提升至100公里,极大提升了海缆检测效率精度。 作业时,无人船按照设定好的程序抵达指定海域,机器人自动投放下水开展故障检查探测。通过收集海缆信号,向无人船发送整条海缆路径“地图”,引导无人船自动航行。如此一来,探测器就像是有了自带动力的智能“座驾”,探测路径更加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