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动态心电图自 1957 年发明,1961 年应用于临床,1978 年引入我国,经历了最初的单通道、双通道、三通道、12 导联动态心电图到目前的数字化 12 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发展过程。其报告解读步骤主要如下: 1 |患者资料 需要查看受试者一般资料,包括临床诊断及特殊用药,分析记录开始/结束时间,监测总时间应至少 24 h。 2 |心率数据 ① 总心搏数: 成年人 24 h 全部心搏数多在 80000~140000 次。 24 h 总心搏数 < 86400 次,考虑心动过缓;> 140000 次,考虑心动过速; ② 平均心率: 成人 24 h 平均心率 60~87 次/分; < 40~60 次/分,需排除病窦。 ③ 最慢心率: 睡眠中最慢心率可至 40 次/分,偶有小于 40 次/分的,多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 最慢心率 < 40 次/分,持续时间大于 1 分钟,需排除病窦。 ④ 最快心率: 活动时可达 180 次/分,随年龄增加而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