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阐述了道生万物的哲学思想,解释了道如何生成万物的过程,通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概念进行阐述。同时,通过和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对比,说明了道的无限性和无极状态。文章还提到了事物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认识事物、体认存在的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了心理存在整体和意识的分裂以及通过语言和思维活动对存在的区别分类。最后,探讨了生命的归宿问题,阐述了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的道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道生万物的哲学思想
文章阐述了道生万物的过程,通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概念,说明道是如何创造万物的。
关键观点2: 太极图说的对比解释
文章通过对比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解释了道本无形无始无限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无极到有一生万物的过程。
关键观点3: 事物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文章指出万事万物的存在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比如柏树的存在须有树之普遍性,柏树之特殊性,以及两者的结合产生出柏树。
关键观点4: 认识事物和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
文章指出认识事物、体认存在的精神发展须经过三个阶段,即存在、本质和概念的正反合的否定之否定发展过程。
关键观点5: 生命的归宿问题和损益之理
文章探讨了生命的归宿问题,阐述了通过由多到一、由现象到本体回归的“损”的过程以及不断做加法却失去安身立命之所的“益之而损”的道理。
文章预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亦我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 ——吾将以为教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一,为什么还会是道生一呢? 三生万物 道作为天地宇宙万物之终极本源,它无形无相,不可思议,无法命名,然而当我们用思维来把握它并将它命名为 “一”的时候,混沌之在即被我们的思维和命名分化为了思维和存在,名称和对象,此即是“一生二”,混沌之在,加上“一”的名称及所指对象,则为三,此所谓“二生三”,沿着此种用语言符号来进行思维分别的路径走下去,就逐渐分化区别出万物了。 如果结合对照周敦颐的太极图说,道本无形无始无限,即 “无极”,然而“道”如果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