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大材料学院刘磊课题组在《Nature Synthesis》发表论文,报道二维非晶金属氧化物的机械剥离制备和电学器件研究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公众号  ·  · 2024-10-03 19:20
    

文章预览

2004年Andre K. Geim博士和Konstantin S. Novoselov博士利用机械剥离法得到单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开启了之后二十年的二维材料研究热潮。作为二维材料的通用制备方法,机械剥离法的受众是本征的层状晶体;对于非层状的、z方向具备连续化学成键物质的机械减薄,目前依然没有通用的方法。早在上世纪80年代,John W. Hutchinson博士和锁志刚博士理论上研究了在脆性材料中平行于表界面的裂纹扩展机制,有希望可以打破机械剥离对于弱“层间”相互作用的要求。 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磊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发泡-剥离方法(授权专利:CN 114853038 B),通用制备多种亚十纳米厚度的二维非晶金属氧化物,包括单元和多元贫金属/过渡金属/镧系金属氧化物。 通过将金属盐的热分解与水辅助发泡技术相结合,获得了大长径比的片层;利用胶带剥离这些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