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关于职业卫生资料和接触限值的问题,涉及GBZ 2.1-2019和即将实施的GBZ 331-2024规范中的折减计算以及接触限值的设定。作者提出个人反对折减的立场,并阐述了反对理由,包括代谢模型的不清楚、职业接触限值建立依据的不确定性以及中国工人实际情况的考虑。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背景介绍福利和资料内容
文章开头提到了职业卫生资料福利的推出,涉及一些职业卫生规范即将实施的变更内容。
关键观点2: 作者对于折减计算的反对立场
作者对于折减计算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在不清楚代谢模型的情况下,折减计算不成立。
关键观点3: 职业接触限值建立依据的不确定性
作者质疑职业接触限值的建立依据是否和代谢模型相对应,并举例说明了对于苯PC-TWA限值的疑虑。
关键观点4: 中国工人实际情况的考虑
作者提到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工人岗位调整频繁,基于这个情况反对折减标准的确立,强调制定标准需要基于充分的科学理论和实际工作情况。
文章预览
不中毒 不得尘肺的中国绝好工具! 福利!22G 职业卫生资料,只要2次洗车的钱 福利,这么多的职业卫生资料,只要那么少的米! 对于大于每日8小时接触时间,每周40小时接触之间的一些有害物质,GBZ 2.1-2019 以及即将实施的GBZ 331-2024,广东省职业卫生定期检测规范等,都提出要折减计算,RF*接触限值。 我个人持反对态度的。其理由是: 1)要折减,我们必须清楚其在人体内的代谢模型。其发明人也是这样子说的。如果不清楚,折减就不成立。 2)特别重要的是,职业接触限值的建立依据(健康损害,临界不良健康效应)是不是跟代谢模型相对应。比如苯PC-TWA是建立在苯所致白血病?苯所致白细胞减少?还是其他疾病?这些损害是否会随着接触浓度减少罹患机会是否会成比例减少?如果不是,则折减就不成立。 3)第三,折减是针对PC-TWA限值,也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