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NSCLC生物标志物检测,不同指南怎么说? 撰文 |苏旭晗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管理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化疗等非特异性治疗转向靶向治疗。在驱动基因改变的肿瘤中,靶向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筛查NSCLC基因组生物标志物已成为NSCLC治疗方案中的必要步骤。然而亚洲肺癌的分子特征与西方人群有很大不同,如EGFR突变在亚洲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所以仍需要亚洲人群的针对性建议 [1] 。 亚洲专家共识小组在JTO发表了一篇《亚洲转移性和非转移性NSCLC生物标志物检测共识建议》(以下简称“共识建议”),“医学界肿瘤频道”特对该共识内容和国内外指南(ESMO、CSCO、中华医学会)进行整理、总结与提炼,以飨读者。 NSCLC生物标志物检测,不同指南怎么说 本共识建议旨在为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