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历史园地

备课笔记 |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 2024-08-05 00:00
    

文章预览

      华夏认同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自身所属的华夏民族和华夏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 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春秋时 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为什么能得到发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什么影响?        一、形成背景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