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Rokid联合依视路旗下的BOLON品牌发布了一款AR+AI眼镜,引发业界关注。智能眼镜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市场预期乐观。目前智能眼镜市场呈现出两条不同的路径:AR眼镜强调沉浸式体验,而AI眼镜则更注重实用性和轻便性。AI眼镜的出现,或许能解决AR眼镜没有“杀手级应用”的问题。小度AI眼镜等产品的发布,展示了AI眼镜的潜力和市场前景。同时,AI眼镜与AR/VR眼镜共同构筑了新的可穿戴生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Rokid联合BOLON发布AR+AI眼镜
Rokid和BOLON合作发布了一款结合了AR和AI技术的眼镜,引发了市场关注。
关键观点2: 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增长
智能眼镜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067.78亿元。
关键观点3: AI眼镜与AR眼镜的不同路径
AI眼镜更注重实用性和轻便性,而AR眼镜则强调沉浸式体验。
关键观点4: AI眼镜解决AR眼镜“杀手级应用”问题
相较于AR眼镜,AI眼镜更易于实现大众化,可能是解决AR眼镜没有“杀手级应用”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观点5: 小度AI眼镜的特点和市场前景
小度AI眼镜具有长续航、轻便、多模态交互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它与手机、手表等构筑了新的可穿戴生态。
文章预览
撰文 | 吴先之 编辑 | 王 潘 11月18日,知名AR厂商Rokid联合依视路旗下的时尚眼镜品牌BOLON(暴龙)发布了一款AR+AI眼镜。 早前,Meta与Essilor Luxottica(依视路陆逊梯卡)延长合作关系至2030年,Rokid依葫芦画瓢。且不论Meta和Rokid,眼镜智能化的风潮的确把依视路给捧红了。 尽管Rokid用“全天候佩戴”巧妙地规避了AR眼镜当下的尴尬,但我们从分体式设计发现,似乎还是不适合长时间佩戴。如果说Rokid AR眼镜在追求新奇体验,那么另一部分厂商则寻求功能上的突破。 一周前,百度世界大会上,小度发布了首款AI眼镜,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上市。在一众厂商下注酷炫的AR眼镜时,小度将注意力放在了AI功能与佩戴感受上。考虑到小米也将入局,AI眼镜的喷涌期近在咫尺。 这一部分原因或许是AR/VR算不上成功的尝试所导致的,毕竟新奇的体验与酷炫的外观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