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大模型AI产品的二次开发对于AI应用的重要性,并提到扣子平台通过推出Project IDE来降低AI开发的门槛,激发用户参与的热情。文章通过类比Web 2.0时代的社交媒体平台的二次开发,说明了AI应用的二次开发能够丰富产品的交互范式,提高用户利用AI的效率。此外,扣子平台还通过UI Builder、应用模版等方式,帮助用户快速搭建和迭代AI应用,并建立起健康的商业生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模型AI产品面临参与难题,需要类似Web 2.0的革命来降低技术门槛和拓宽开发生态。
过去两年,大模型AI产品虽然性能强大,但普通用户参与度不高。需要通过类似Web 2.0时代的社交媒体平台的二次开发,激发用户的参与热情,丰富AI产品的交互范式。
关键观点2: 扣子平台推出Project IDE,实现AI应用的二次开发。
扣子平台通过UI Builder、应用模版等方式,帮助用户快速搭建和迭代AI应用。降低AI开发的门槛,建立起健康的商业生态。
关键观点3: AI应用的未来需要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
通过类似UGC的模式,鼓励用户参与AI应用的二次开发,创造个性化的AI应用,满足特定需求。这将有助于弥合模型和用户之间的距离,解锁更多AI应用的可能性。
文章预览
大模型产品化需要更多「二次开发」,创造出 AI 应用的「UGC」。 作者 | Jesse 编辑 | 郑玄 大模型 AI 行业正在寻找 2.0 时代的入口。 因为 Web 2.0 的降临,就是上一轮互联网革命,最重要的爆发节点。行业在经历了千禧年的泡沫破裂后,很多人一度认为计算机对大多普通人「没有实用价值」。但随着 Web 2.0 革命,UGC、社交媒体开始出现,把所有人代入了「裂变传播」的时代,之后的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革命,就建立在此之上。 自此之后,每一款互联网产品的成功,都与「参与性」息息相关,只有能调动用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但过去两年,大模型 AI 产品面临的,就是「参与」的难题。模型的性能越来越强,相关产品应用越来越多,但大多数普通用户,依然没有被调动起来。ChatGPT 完成了互联网历史上最快的冷启动,又最快遇到了增长的瓶颈,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