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风中萧雨

争吵与观念

风中萧雨  · 简书  ·  · 2021-07-06 10:59
    

文章预览

我要学习网络课程,老公反对,说我有病,而我正好也是想的这个问题,有别人现成的学问不知道付费借过来学,他才是有病。

他认为免费学到的才是聪明人应该做的事,他让我百度一下就可以跟着照做了。付费学是傻子才干的事。我们就这样相互指责,并不能讲出多少各自的理由。

因为我们彼此观点不同,导致我们各自生对方的气,还把自己也搞得很不愉快。这是不是很好笑,一件事两个人有分歧,不能统一,就导致彼此伤害感情,都是傻瓜啊。

还是知识面的欠缺,语言组织能力的缺乏。

他还要因此与我谈到离婚。这怎么能是有思想的人讲的话呢?对吧?

可我也还是指不出他的话错在哪里,只知道他的思想不当。

————————————————————————————————————————————————

话说子贡游学时,遇到一位老者从水渠边引了一道水到自家门前,再用瓢一勺一勺的给菜地浇水。花了很多力气,也没有给菜地干出多少活。

子贡也是个热心肠,就上前对老者说,“现在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省力又省时,老先生,想不想试一试呀?”

老人听到这话,马上变了脸色,讥笑道:“我也听说过这回事,有了机器之类的东西,必定会让事情变得机巧很多,但也让人的心灵出现了机巧。机变的心思存留在胸中,那么未曾沾染世俗的纯净心灵,就不再完整;思想精神就不会专一安定;大道也就不能充实他的心田。”

子贡听了满面羞愧,低下头不再说话。

种菜老人又问,“你是干什么的呀?”子贡说:“我是孔子的学生。”老人说:“原来,你求学于那个自以为博学、自比为圣人的孔丘啊!他凭借自夸的本事名满天下,没人理他,他就用自编自唱的方式卖弄名声。这样的人教出来的学生,难怪会讲出刚才那样的话。要我说呀,你如果能抛弃你的机巧之心、忘记你的身形体骸,恐怕才可以接近于正道;只可惜,你现在连自身都不能治理,哪有能耐去治理天下呢?你快走吧,不要在这里耽误我的事情了!”

把个子贡搞得十分难看,怅然若失地走了三十里路,才逐步恢复常态。子贡的弟子问他:“先前碰到的那个人,先生为什么见到他就面容失色,一整天都不能恢复正常呢?”

子贡说:“起初我总以为,天下的圣人就只有我的老师孔子一人,不知道还有刚才那个人。老师教导我们:‘行为要合情合理,事业才能有所成就,以较少的付出收获较大的回报,才能称得上圣人之道。’可我现在才知道,这些教诲都是错的;只有持守大道,德行才能完备,思想精神才能健全,才能称得上圣人之道。这样的人,他们把形骸寄托于世间,跟万民生活在一起,却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内心世界深不可测,同时德行淳厚完备。这样的人,必定没有功利机巧之心,他们不会追求与自己心志不符的事物,他们也不会去做与自己思想相悖的事情。

即使天下人都按照事实去称赞他,他也丝毫不会在意;即使天下人都轻信谣言去非议他,他也丝毫不会理睬。非议和赞誉,对于他们而言;既无增益又无损害,这才是真正”德行完备“的人!

子贡回到鲁国,把路上遇到的情况告诉孔子。孔子说:“那是假借浑沌氏道术来修养内心的人,他们了解自古不移浑沌无别的道理,但不懂得需要顺乎时势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他们善于修养自我调理精神,却不善于治理外部世界。他们明澈白静的心境素洁,清虚无为又复归于自然,体悟真性而持守精神,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世俗之中,你怎么会不感到惊异呢?况且浑沌氏的道术,我和你又怎么能够了解呢?”

——————————————————————————————————————————————

不能否认,老人所强调的,投机取巧的方式(机事),固然省心省事,可以抄近路,一旦养成了偷懒耍滑的习惯,只能是贻害无穷。因为偷懒一回就会有第二回,长此以往自己的斗志就松懈了,整个人变得懒惰了,做事也不再踏实。这正是“圣人”最鄙视的行为。

对我们现代人来说,生活节奏飞快、竞争压力极大,很多人为了办成一件事情,学习各种招数、套路,比如学生为了提高分数,而去研究选择题各个选项出现的频率;商家为了提高销售额,就去设置名目繁多的促销活动;这些套路短时间内或许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长期来看,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得到巩固,消费者也越来越不信任商家,这些都是因为长期行机巧之事的后果。

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从孔子的观点来看,就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人不能总是恪守老思路、老办法,还要学会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如果一味拒绝新鲜事物、拒绝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无异于开倒车、逆势而为——这就彻底违背了道家的根本性原则。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张永远无法完成的草图,是一次永远无法正式上演的彩排,人们在面对抉择时,完全没有判断的依据。我们既不能把它们与我们以前的生活相比,也无法使其完美之后再来度过。”

的确,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行业、工种都已经被工业化机器所取代。如果不能接纳技术的进步,总是强调传统生产方式的优势,新兴产业的不成熟,那么就会与时代脱轨、被时代淘汰。

现在社会进步这么快,就是过个十年,也像过了一个时代,抱着旧有的观念去生活,怎能适应这时代的变化呢。我们只有在时代的洪流中不停下脚步,不固步自封,顺应发展规律,才能吐故纳新、拥有新的人生!

————————————————————————————————————————————————

老公的人生观正是像这位种菜老者一样,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他倒不是不用科技的事物,而他自己就是捣鼓技术的。他缺乏的正是生活上的创新思维,他只搞技术的创新,而固封精神的进步。我有时也是赞成他的愚笨精神的,不偷懒耍滑,不功利机巧。可他一味地拒绝新生事物、就导致我们的生活矛盾总不断出现。

他也正像子贡分析的老者那样,把形骸寄托于世间,跟大多数普通人思想一样,不愿违背大多数人的生活道理,不知道自己要去到哪里,内心世界深不可测,同时德行淳厚完备。不会追求与自己心志不符的事物,也不会去做与自己思想相悖的事情。

即使天下人都按照事实去称赞他,他也丝毫不会在意;即使天下人都轻信谣言去非议他,他也丝毫不会理睬。非议和赞誉,对于他而言;既无增益又无损害,可他越想追逐内心的安定,越觉得离现实距离更加遥远!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