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锌离子电池由于高理论容量(820 mAh g –1 / 5855 mAh cm -3 )和理想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电位(- 0.762 V vs. SHE)而具有巨大的商业化潜力。锌负极界面上的副反应阻碍了锌离子电池的长期运行,限制了它们的大规模应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研究了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等电解质添加剂提高锌负极的稳定性的作用。诱导添加剂形成吸附界面或改变Zn 2+ 的溶剂化结构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虽然调节阳离子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能有效地稳定Zn负极,但由于Zn 2+ 与添加剂之间的强耦合,Zn 2+ 溶剂化结构的调节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较差的Zn 2+ 沉积/溶解动力学。当添加剂浓度较低时,界面添加剂分布往往不均匀。此外,特别是在高电流密度下,添加剂分子弱相互作用下的吸附通常不足以保护Zn负极免受副反应的影响。因此,在锌负极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