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人们在关系中如何被善意的外壳所蒙蔽,忽视内心的不安和怀疑。文章还引用了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话,强调真正的幸福是能做自己,并鼓励人们在关系中展示真实的自我,同时意识到纠结、焦虑等情绪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最后,文章提到了低自尊、高要求的人如何活出自我,以及在直播间分享的相关主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关系中的善意蒙蔽与内心的不安
文章指出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被对方的善意所蒙蔽,忽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怀疑。这种情形可能导致自我压抑和被控制的感觉。
关键观点2: 真实的自我互动与自我意识觉醒
文章强调无论在何种关系中,都应该展示真实的自我,去经历纠结、焦虑等情绪,因为这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真实的交流是通向自由的关键。
关键观点3: 低自尊、高要求的人如何活出自我
文章将探讨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低自尊、高要求的状态,以及这种状态如何影响生活。还将讨论这种状态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和自我要求。
文章预览
来源 | 徐慢慢心理话 写在后面 在关系里,我们常常被“善意”的外壳蒙蔽,忽视了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怀疑。 TA真的是在为我好吗? 如果TA真的那么好,为什么我感觉这么糟? 被动摇的自我怀疑,慢慢让渡出内在的边界,自我压抑和被控制也就占据了关系。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说:“真正幸福的人是能够做自己的人。” 做自己、相信自己的感觉,这不意味着我们会变得自私、任性,一味要别人满足自己, 而是: 无论关系内外,我都会拿出真实的自我去互动、去碰撞。我尊重你的反馈,但也不会忽视内在的声音 。 这个过程可能依然会经历纠结、焦虑、压抑、愤怒…… 但你会意识到:它们是自我意识觉醒的体现,是自我探寻的必经之路,而不是被他人操控的结果。 每一次真实的交流,都是在为自己铺设通向自由的道路。 希望我们都能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