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唯一的文化类公号。文化热点、历史专栏、时政解析、美文选粹,每日6点30、15点、20点,与您有约。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新华每日电讯

全国多地发放的它,被黄牛“截胡”了……

新华每日电讯  · 公众号  ·  · 2025-01-04 17:4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围绕多地发放消费券,意在点燃消费热情,却被“黄牛”利用形成生意经展开。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紧俏的消费券被“黄牛”截胡,在网络平台上倒卖,甚至勾结商家虚假消费骗取补贴。“黄牛”通过外挂软件、改变手机定位等方式大量领取消费券,严重影响市场秩序,给政府和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目前,多地商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已采取措施打击“黄牛”抢券倒卖消费券现象,专家建议应加强对消费券发放、使用的全流程监管,完善规则、加大打击力度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消费券的发放本意是点燃消费热情。

多地发放消费券,累计额度巨大,目的是刺激消费。

关键观点2: “黄牛”利用消费券牟利。

一些紧俏的消费券被“黄牛”截胡,网络平台上倒卖甚至勾结商家虚假消费骗取补贴。手段包括使用外挂软件、改变手机定位等。

关键观点3: “黄牛”抢券手段隐蔽且技术性强。

一些“黄牛”借助软件模拟IP地址、修改GPS定位实施抢券,通过外挂软件运行速度远快于人工,成功率高。

关键观点4: 相关部门已采取措施打击“黄牛”。

多地商务、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已合作采取措施打击“黄牛”,基层民警利用大数据监测异常交易等及时跟进处置。

关键观点5: 专家建议加强对消费券的全流程监管。

专家建议完善消费券领取和使用规则、加强对领券用户的身份审核、明确用券时需进行身份验证等要求,建立消费券使用追溯机制等。


文章预览

来源:新华社( 记者:周蕊、宋佳、程思琪) 新华视点|“秒没”的消费券竟成“黄牛”生意经? 天津发放餐饮、文旅消费券,累计额度达1600万元;海南三亚投入7450万元开展消费券促消费活动;广州陆续发放1亿元“食在广州”餐饮消费券……近期,多地持续发放消费券,“真金白银”点燃消费热情。 2024年12月31日,消费者在海口国际免税城购物。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紧俏的消费券被“黄牛”“截胡”,在网络平台上倒卖;还有一些“黄牛”勾结商家,利用消费券虚假消费,骗取补贴。 “秒没”的消费券被谁抢了? 这段时间,上海市民王女士几次抢消费券都未果。“为了抢券,不仅给手机装了能精准到毫秒的‘悬浮闹钟’,还借鉴网上经验用筋膜枪‘机打’点击页面,都没抢到。” 社交平台上,经常可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