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汇学人
《文汇报》周五副刊《文汇学人》
今天看啥  ›  专栏  ›  文汇学人

伏日:禳毒成节

文汇学人  · 公众号  · 文学  · 2024-08-02 20:32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伏日的由来、历史演变和相关的民俗活动。伏日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节日,与民间祭祀、驱邪避鬼有关。在秦汉时期,伏日是民间两大祭祀节日之一。在盛夏时节,由于天气炎热,人们采取各种方式来避暑,如闭门不出、食汤饼等。此外,道教也发明了许多辟暑之法。伏日还是“三伏”之中初伏的第一天。文中还介绍了与伏日相关的诗词和一些夏日消暑的方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伏日的由来和历史演变

伏日最早记载于《史记·秦本纪》,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大体都与祭祀、驱邪避盛暑有关。在秦汉时期,伏日是民间两大祭祀节日之一,也是“岁时伏腊”的重要节日。

关键观点2: 伏日的相关民俗活动

在伏日,人们会举行祭祖仪式,避鬼驱邪。由于正值盛夏,也形成了一些避暑习俗,如食汤饼、闭门不出等。此外,道教还发明了许多辟暑之法,如吞符、行气、胎息等。

关键观点3: 伏日与诗词的关系

唐诗中有很多关于伏日的诗作,如包佶和刘言史的诗句,都描写了伏日炎热苦夏的情景。

关键观点4: 夏日消暑的方法

除了民俗活动外,文中还介绍了夏日消暑的一些方法,如沐浴、服用辟暑丹等。这些方法都是人们在炎热夏季寻求舒适的方式。


文章预览

伏日是一个古代祭祀的日子,一般认为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最早记载伏日的是《史记·秦本纪》,云:“德公二年(前676),初伏,以狗御蛊。”关于秦德公“初伏”之意,历来就有不同说法。《集解》引孟康曰:“六月伏日,初也。周时无,至此乃有之。”又引徐广曰:“伏,祠社,磔狗邑四门也。”《正义》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藏避盛暑也。”“蛊者,热毒恶气,为伤害人故磔狗以御之。”“磔,禳也。狗,阳畜也。以狗张磔于郭四门,禳却热毒气也。”据此伏有避暑禳毒之意。 伏日,在秦汉时期是民间两大祭祀节日之一,所谓“岁时伏腊”,指的就是在伏日和腊日,民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四民月令》“六月”条曰:“六月初伏,荐麦、瓜于祖祢。”也就是说伏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