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日,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新能源车险存在的问题提出多项措施。新能源车险存在保费高、投保难、承保亏损等问题,其中维修成本高是根本原因之一。指导意见要求降低维修成本,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探索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丰富商业车险产品,推进数据共享优化车险定价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能源车险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车险存在保费高、投保难、承保亏损等问题,其中维修成本高是根本原因。
关键观点2: 指导意见的措施
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推动降低维修成本,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给渠道和类型,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提升维修经济性。探索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建立风险分担平台,解决高赔付风险带来的投保难题。
关键观点3: 商业车险产品的丰富
研究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支持新能源网约车根据实际运营情况灵活投保;研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
关键观点4: 数据共享的重要性
数据是风险测算和车险定价的重要依据。推进数据跨行业共享,建立常态化联系工作机制,指导多家单位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优化车险定价。
文章预览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 推动降低新能源车高昂维修成本 新能源车险保费高、投保难、承保亏损问题并存。 行业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比燃油车高63%,扣除车龄等因素,新能源新车保费仍比燃油车新车高约10%。 但同时,全行业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 维修成本高是新能源车险保费高的根本原因之一。中国人寿财险车辆保险部总经理吕飞表示,一是消费者可选维修渠道较窄,维修技术、配件供应等方面存在壁垒;二是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工时价格较高;三是新能源汽车常运用一体化压铸技术等高度集成化制造方式,并装载大量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