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多家银行披露专项贷款业务实施和落地情况,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均与上市公司签署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协议。此举措对资本市场构成长期利好,同时需要注意新的业务流程、管理和风控体系的建设以及资金违规使用等风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多家银行披露专项贷款业务落地情况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与多家上市公司签署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协议,涉及多个行业和不同性质的企业。
关键观点2: 回购增持贷款业务对资本市场构成长期利好
银行创设此类专项贷款工具,有助于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为市场带来活水资本。
关键观点3: 需要注意新的业务流程、管理和风控体系的建设
新的业务模式必然伴随着新的业务流程、管理和风控体系,机构需要在业务机制流程、风险管理、专业能力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观点4: 需要避免资金违规使用等风险
落实好信息披露工作,避免资金违规使用,确保贷款资金用于股份回购或股东增持。
文章预览
来源:中国基金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继23家沪深上市公司公告参与回购增持贷款后,10月21日,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 等密集披露了前述专项贷款业务的实施和落地情况。 多家银行披露专项贷款业务落地情况 10月21日,中国银行发布消息称,该行于10月19日与中国石化、中远海能、中远海控、中远海特、中远海发、东芯股份等6家上市公司签署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协议承诺。 10月20日,上交所、深交所发布的首批23个上市公司合作落地公告中,中国银行支持项目数占7个,排名同业第一;其中,支持中国石化股东增持和股份回购作为上交所公告“首单”对外发布。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与近百家上市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向32家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