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电生理机制及相应冠脉造影案例。包括AMI的心电图基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心肌除极与复极过程、T波高耸与倒置、ST段抬高与压低、病理性Q波的理解,以及AMI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的关联。本文尽量使用图片以一目了然的方式呈现知识,减少文字和晦涩的电生理知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MI的心电图特征
AMI的心电图具有简便、经济、及时和准确等特点,是诊断AMI,特别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首要检查手段。
关键观点2: 心电图表现与电生理机制
心肌缺血时,心电图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如T波高耸或倒置、ST段抬高或压低等。这些改变与心肌的除极和复极过程有关。
关键观点3: 电生理机制解析
单个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产生了心电波形。心肌缺血时,复极过程受到影响,导致T波和ST段的变化。
关键观点4: AMI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的关系
AMI的心电图变化和冠脉造影结果有密切关系。通过典型的心电图变化,可以推测冠脉的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文章预览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心电图自 1903 年发明至今虽已有 100 多年历史,但仍是诊断 AMI,特别是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首要检查手段,具有简便、经济、及时和准确等特点。本文为您简要梳理 AMI 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电生理机制及相应冠脉造影案例 。 插播一下,在碎片化信息的时代,大家厌烦文字,喜欢有图有真相,要是有视频就更好了。本文尽量减少使用文字和晦涩的电生理知识,尽可能多的给大家呈现图片,让大家一目了然,争取想忘都难。 心电图基础 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后,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 缺血、损伤和坏死 三种图形的改变(图 1、图 2)。 图 1 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的心电图一:A 缺血;B 缺血-损伤;C 缺血-损伤-坏死 图 2 不同程度心肌缺血的心电图二:A:正常;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