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提醒广大市民在清明假期期间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梳理了代祭扫服务诈骗、虚假票务诈骗、机票退改签诈骗、演唱会门票及演出相关诈骗、ETC及交通违法诈骗、冒充熟人紧急求助诈骗和冒充抖音客服诈骗等典型案例,并给出了相应的警方提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诈骗类型多样
文章介绍了多种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包括代祭扫服务诈骗、虚假票务诈骗、机票退改签诈骗等。
关键观点2: 案例分析详细
每种诈骗类型都配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市民更好地理解诈骗手段。
关键观点3: 警方提示重要
警方给出了针对每种诈骗类型的防范提示,包括选择正规平台、核实服务细节、不轻易转账等。
关键观点4: 防诈原则要记住
文章强调了防诈“三不一多”原则,即陌生来电不轻信、未知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以及保护“两卡”安全的重要性。
文章预览
清明假期已至,广大市民朋友们在忙于缅怀祭扫、踏青游玩活动时,切莫放松防骗识骗之弦,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在此梳理近期电诈案例及提示信息,望大家及时掌握并提升自身防骗能力。 代祭扫服务诈骗 诈骗分子打着专业祭扫旗号,宣称有优质服务,承诺可直播观看祭扫等诱骗事主,收到钱款后便将事主拉黑。 典型案例: 张女士清明节前收到一条信息,称可提供专业代祭扫服务。对方自称经验丰富,能提供鲜花、祭品并现场直播祭扫过程。张女士因无法亲自前往,便与对方联系,通过微信转账支付了500元服务费。约定祭扫当天,张女士联系对方时,却发现微信已被拉黑。 警方提示 选择正规平台:代祭扫应选正规机构或有信誉的商家。 核实服务细节:提前了解具体安排,避免盲目付款。 虚假票务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低价票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