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央行开展的国债借入操作及其意义。央行借入国债并预期之后收益率上行,市场理解为央行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央行信号意义在于维持10年国债不低于2.2%,目的是稳定债市。短期债市收益率下行,长期则上行。久期方面推荐中端(5-7年)。资金面收紧时,债市可能长期上行。转债市场存在预期差机会,存在全面上涨行情。风险提示包括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央行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央行借入国债,增加国债供给,预期之后收益率上行。
关键观点2: 央行的信号意义与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
央行的目标是维持10年国债不低于2.2%,通过喊话、国债借入等方式来维护债券市场的稳健运行。
关键观点3: 债市收益率的短期与长期趋势
短期内债市收益率下行,是投资者博弈的结果;长期内,债市收益率上行,需等资金面收紧。
关键观点4: 推荐久期策略
在“资产荒”逻辑下,推荐中端(5-7年)久期策略。
关键观点5: 转债市场的机会与风险
转债市场存在预期差机会,存在全面上涨行情,但也存在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等风险。
文章预览
本文作者:陈曦,开源证券固收首席;刘伟,联系人 7月1日央行公告:“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国债借入,意味着央行判断利率上 行 市场对国债借入操作的理解:(1)央行借入国债,(2)央行以当前利率水平卖出借入的国债,(3)预期之后收益率上行(即债券价格下降),(4)央行按远期的利率水平买回,并偿还借入的国债。 一方面,市场判断央行当前卖出国债,增加了国债供给,另一方面,央行卖出行为,意味着央行判断之后利率上行 。 央行信号意义“10年国债不低于2.2%”,目的“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 7月1日,10年国债下行至2.2%附近(1年MLF 2.5%-30bp),央行公告“国债借入操作”。 上一次4月23日,金融时报发文:“长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