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锂金属电池因其有望实现高达500 Wh Kg -1 的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高比能二次电池。然而,当前技术中锂金属的过量使用不仅降低了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而且增加了制造成本并带来了安全隐患。针对这些挑战,无负极锂金属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在这种体系中,所有锂均来自正极材料,从而可以将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至极限,同时降低制造成本。然而,由于锂总量有限,且在沉积与剥离过程中不断损失,因此无负极电池通常展现出较差的循环稳定性,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工作简介】 近期, 同济大学马吉伟教授团队从界面调控角度开展了研究,发现了能够在商业碳酸酯电解液中应用的 p 区( p -block)金属添加剂“新家族”,成本比商业添加剂氟代碳酸乙烯酯下降约30倍。 该团队以辛酸锡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