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和日本大米品质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两国的大米品质均呈下降趋势,且未来几十年内预计将继续下降。研究还指出,夜间温度是影响大米品质的关键因素,气候变化加剧了极端高温事件的频率。此外,科学家正尝试通过培育更耐热的水稻品种来应对这一威胁。除了科学技术创新,还需采取行动推进节能减排,保护粮食安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米品质下降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和日本的大米品质都在下降。优质大米率每十年平均下降1.45%,日本在某些时间段也经历了品质下滑。夜间温度是影响大米品质的关键因素。
关键观点2: 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水稻生长季节高温事件频发,直接影响大米的品质。夜间平均温度升幅是日间的三倍,南方大米品质受气候变化影响将更为严重。
关键观点3: 未来趋势
未来几十年内,无论采取何种措施,中国大米品质预计将继续下降,降幅可能超过5%。不同地区的大米品质下降趋势可能存在差异。
关键观点4: 科学应对
科学家正在通过培育更耐热的水稻品种、基因编辑技术等来应对气候危机对大米品质的影响。此外,保护粮食安全还需推进节能减排。
文章预览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环球科学”(id:huanqiukexue) 图片来源:unsplash 到2100年,大米品质或将再降5%。 撰文 | 黄雨佳 审校 | 二七 对许多人来说,米饭是餐桌上的“必备主角”。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大米饭,不仅是我们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更是各种菜肴的最佳搭档。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养育了全球近45%的人口(超过35亿人)。而在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消费和进口国——中国,大米的品质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饮食,也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 然而,陕西师范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篇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的论文指出, 在过去几十年间,我国的大米品质正在悄然下降。 品质下降 大米的品质可以通过多种标准来衡量,各国的评判标准也不尽相同。在我国,根据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