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摘自《茶经》并附有译文和解析,主要讲述了陆羽对于好茶的评价标准,包括茶树的伴生土壤、成长生态以及生长环境三个方面。文章还介绍了野生茶和茶园茶的区别,以及为什么野生茶更好。最后,作者推荐了自己家乡武宁的野生红茶,并分享了自己对于好茶的看法和家庭故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陆羽对好茶的评价标准包括茶树的伴生土壤、成长生态和生长环境。
陆羽认为生长在烂石土壤里的茶叶最好,因为排水性好,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茶树的成长生态和生长环境也很重要,野生环境的茶树更有生命力,味道更霸道。此外,茶树应生长在向阳的山崖上,避免阴暗潮湿的环境。
关键观点2: 野生茶相比茶园茶更好。
野生茶面对恶劣环境,优胜劣汰,生命力更强的树种能够存活下来。野生茶在野外生存,需要吸收各种营养物质,没有生存短板。而茶园茶则处于温室环境中,自身能力不能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观点3: 作者推荐武宁的野生红茶。
作者介绍了自己家乡武宁的野生红茶,认为它几乎完全符合陆羽所说的特征,确实是好茶叶。作者还分享了关于购买和品尝好茶的注意事项,以及家庭故事。
文章预览
【材料】《茶经》 卷一 茶之源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艺而不实,植而罕茂。 法如种瓜,三岁可采。 野者上,园者次。 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译文】 茶树生长的土壤,以岩石充分风化的烂石土壤为最好,含有碎石子的土壤为次,土质松软的黄色黏土最差。 如果种植茶树时土壤不踩踏结实,植株很少能生长得茂盛。种茶树的方法如同种瓜,三年之后即可采摘。 茶叶的品质,以山野间自然生长的为好,在茶园人工栽种的次之。在向阳山崖林荫覆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呈绿色的次之; 茶叶的嫩芽,状如竹笋的为好,芽头短促瘦小的较次;叶片成卷状的质量好,舒展平直的质量差。 生长在背阴的山坡或山谷中的品质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