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如何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正向激励,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文章提出了健全容错机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等建议,强调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澄清保护制度,优化奖惩评价标准。文章还指出,正向激励政策的效果取决于实际执行的严格程度,要求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让基层干部吃下正向激励的'大红包',看到担当作为的价值所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正向激励
通过健全容错机制、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等手段,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关键观点2: 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重视基层的选人用人导向,选拔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善于作为的干部。
关键观点3: 完善澄清保护制度
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保护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关键观点4: 优化奖惩评价标准
合理设置考核指标,让奖惩评价更加科学、公正,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
关键观点5: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严格执行正向激励政策,让兢兢业业的干事创业者真正得到回报,增强干部的动力。
文章预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正向激励,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如何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汇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如何做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本期基层圆桌会,我们就一起聊聊 “如何强化对基层干部的正向激励” 这件事。 健全容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 梳理网友留言发现,一些地方动辄以问责处分来推动工作,导致问责泛化 。有的基层干部怕干得越多出错越多,存在不敢作为的心理。 暮雪: 基层工作事多面广,一些老大难事项背景复杂,怕触及矛盾引火烧身,主动担当反被问责。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有顾虑,影响了改革进度和工作效果。 欣欣欣: 只有严管,没有厚爱,让基层干部不敢干,不愿干。干得越多错的越多,大家选择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