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范美忠的存在言说
玄鸟书屋关注阅读、教育、国学、历史、社会现实和人生思考等。
今天看啥  ›  专栏  ›  范美忠的存在言说

《道德经》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范美忠的存在言说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12-29 16:1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道家关于道德、仁、义、礼的观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人的自然天性之间的关系。文章强调了回归自然、朴实、无为的重要性,并批评了过分强调仁义礼的儒家思想。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道德与自然无为的关系

道家认为道德是自然无为的境界,强调回归人的自然天性,不执著于道德之相,才能发挥德性功用。

关键观点2: 仁与儒家的区别

儒家和道家对自然人性和文明教化的认知有所不同。儒家重视文明教化和伦理意识,而道家则强调保持或回归人的自然状态。

关键观点3: 义与道德律法

义是一种外在的伦理要求,类似于道德律法。人们需要以理性自我意志要求自己符合义的要求,虽然是有为强制,但仍属自愿。

关键观点4: 礼的强制性与危险性

礼是将义的应该外在化形式化来规范人的行为。但如果过度依赖礼的强制力量,可能会导致社会伦理和治理国家的危机。

关键观点5: 回归自然与超越儒家思想

文章提倡回归道德之朴实本真、自然无为,并批评儒家过分强调仁义礼的外在形式,呼吁超越后天人为伦理文明之形式和教化。


文章预览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什么是德呢?简单地说,德就是道在天地万物中的体现。最高的德性是不执著于德,这样才能不著我相,使得本体德性之功用能够自然发挥出来;也才能不自以为是,自以为圣。一个人之德性伦理是不可能完美的,心灵意念是不可能没有任何邪恶杂念的,作为有限者之个人永远无法到达德性完满之境界,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无论对德性伦理的认知还是践履都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