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总结了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重点内容,包括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任务、创新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积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及加强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等方面。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的召开与内容概述
会议由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和部长黄润秋出席,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并部署了2025年的重点任务。会议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
关键观点2: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并全面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关键观点3: 持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加快建立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建设,并推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建设。
关键观点4: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系统谋划“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观点5: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持续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创新开展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并严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
关键观点6:
深入实施京津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重点专项,推进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遴选第三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关键观点7:
完善生态环境法规标准政策制度体系,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国际合作,包括参加联合国环境大会、履约谈判等。
文章预览
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划重点 1月14日至15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总结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研究分析当前面临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并讲话,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会议并作工作报告。 为更好地学习宣传贯彻会议精神,1月24日起,我们推出“划重点”系列,今日推出“任务篇”~ 全力做好2025年生态环境重点工作 推动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 🔹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强化成果应用。 🔹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着力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 🔹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深化重大科技需求凝练,谋划储备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法典编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