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当代
我知道,打开一本书很难,但你需要了解“当代”。《当代》关注现实,尊重读者,支持原创。每日发布文坛最新消息、连载原创文学、与读者真诚互动!!!
今天看啥  ›  专栏  ›  当代

刘心武《钟鼓楼》丨《当代》文学丰碑

当代  · 公众号  · 文学  · 2025-04-26 08:30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刘心武的小说《钟鼓楼》及其背景。包括杂志评价、作者其他作品、杂志对作者的荣誉以及小说的特色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刘心武的小说《钟鼓楼》介绍

《钟鼓楼》是刘心武的首部长篇小说,通过描写几个家庭的历史和人物命运,反映了当代北京市民的生活。该小说在《当代》杂志上发表,获得高度评价,并于1985年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关键观点2: 刘心武与《当代》杂志的关系

刘心武是《当代》杂志的重要作者,曾发表多部作品。2014年,他被授予“《当代》荣誉作家”称号。

关键观点3: 《钟鼓楼》的文学价值及特色

《钟鼓楼》具有宏阔博大的历史感,高屋建瓴的气势,以及丰富的知识性。叙事略显铺陈,但又充满哲理和智慧的美学风貌。作品通过人物对话、心理分析等方式,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


文章预览

《当代》文学丰碑 一本杂志讲述的文学史 刘心武《钟鼓楼》 “谨将此作呈现:在流逝的时间中,已经和即将产生历史感的人们。” 这是刘心武首部长篇小说《钟鼓楼》的开篇题词。该作品分两期刊载于《当代》1984年第5、6期,“编者的话”曾给予高度评价:“小说通过对几个家庭的历史和人物命运的描写,反映了当代北京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既是《清明上河图》式的风俗画,又是浓缩一代风貌于一天的当代社会剖面图”。《钟鼓楼》于198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同年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此后四十年不断再版, 并于2019年收入“新中国70年70种长篇小说典藏”丛书。 刘心武先生一直是《当代》杂志的重要作者,曾发表长篇小说《栖凤楼》(1996年第3期)、《邮轮碎片》(2020年第4期),中短篇小说《嘉陵江流进血管》(1982年第5期)、《京漂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