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欧洲委员会制定的《人工智能、人权、民主和法治框架公约》,该公约是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公约旨在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内的活动完全符合人权、民主和法治,同时有利于技术进步和创新。文章详细阐述了公约的背景、目标、范围、保障措施、签署国应遵守的原则、人工智能风险和影响管理框架以及结语。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公约背景
公约的制定工作于2019年启动,由欧洲委员会人工智能特设委员会研究可行性。经过多方讨论,2024年5月正式通过,9月5日,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共同签署了该公约。
关键观点2: 公约目标
公约旨在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内的活动完全符合人权、民主和法治,各签署国应采取或保持适当的立法、行政或其他措施,以落实公约的各项规定。
关键观点3: 公约范围
公约涵盖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内有可能干扰人权、民主和法治的活动,但不适用于尚未投入使用的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活动,除非测试或类似活动有可能干扰人权、民主和法治。
关键观点4: 公约的三大保障措施
保护人权、民主和法治,包括保护个人数据隐私、防止民主被破坏、监管人工智能的特定风险等。
关键观点5: 公约签署国应遵守的七大原则
包括人的尊严和个人自主、透明度和监督、问责和责任、平等和不歧视、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可靠性以及安全创新等原则。
文章预览
电话 | 010-82030532 手机 | 18501361766 微信 | tech9999 邮箱 | yw@techxcope.com 来源:元战略 编译:元战略智库高级研究员 导语: 2024年9月5日,美国、英国和欧盟等签署了欧洲委员会(The Council of Europe)制定的《人工智能、人权、民主和法治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该公约是全球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人工智能国际公约,旨在确保人工智能系统生命周期内的活动完全符合人权、民主和法治,同时有利于技术进步和创新。 一、公约制定的背景 公约的制定工作于2019年启动,由欧洲委员会人工智能特设委员会(CAHAI)研究该公约的可行性。2022年9月,在欧洲委员会成立的人工智能委员会(CAI)的主持下,开始了关于该公约的谈判。公约由欧洲委员会的46个成员国起草,所有观察员国均参与制定工作,大量非成员国也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