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临床上规范管理呼吸机管路,及时消毒、更换可有效降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的发生率,但关于管路更换频率与 VAP 的关系,不同研究有不同结果,因而呼吸机管路更换频率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目前我国亦 尚无统一呼吸机管路更换频率 的规范或标准,但实际工作中为了预防 VAP 而定期更换管路的情况一直存在,但定期更换管路是否可真正起到预防 VAP 的效果?答案是令人存疑的。 1 什么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1] 在临床中主要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接受 机械通气 48 h 后发生的肺炎 , 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 48 h 内出现的肺炎也属于 VAP 范畴,是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的常见类型,可对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临床上根据 VAP 发生时机械通气时间不同,将 VAP 分为晚发型 VAP(机械通气时间 > 5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