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过年回老家时新能源汽车在县城的流行趋势,以及人们对汽车的态度变化。新能源车主将汽车当做数码产品,新能源车鄙视链形成。曾经高高在上的BBA车主在电车时代遭遇贬值,国产新能源车崛起,正在重写汽车面子学。文章还提到了汽车作为面子学的象征在县城里的社交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能源汽车在县城的流行趋势
新能源汽车开始占领县城,从大城市边缘到高速服务区,都能看到新能源汽车的河流。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虽然不算高,但增长迅速,尤其是春节期间。
关键观点2: 人们对汽车的态度变化
新能源车主更把汽车当做数码产品,注重续航里程、智驾、自动泊车等功能。传统的燃油车车主,如BBA车主,受到新能源车的挑战,新能源车的优势让BBA的动力、操控、外观等标准逐渐失去优势。
关键观点3: 新能源汽车鄙视链的形成
新能源车市场中出现了鄙视链,处于上层的是自带网红气质的新能源品牌,中间层面的是覆盖价位更广的品牌。人们对车型本身不太熟悉的情况下,老家的亲戚们有一个朴素的辨别标准:就看大不大。
关键观点4: BBA车主的困境和国产新能源车的崛起
曾经被视为豪华的BBA在电车时代遭遇贬值,销售困难,降价促销。而国产车企则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逐渐抬高天花板。人们对财富和身份的认知方式也随之改变。
关键观点5: 汽车作为面子学的象征在县城里的社交意义
汽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除了房子最值钱的东西,是展示“混得怎样”的T台。在县城里,这种“汽车面子学”比大城市更严重。新能源车的崛起正在重写这种文化。
文章预览
作者/ 王动 编辑/章鱼 过年回老家见亲戚,比上班还累。 无数人从北上广深抑或省城回到老家,在发烟散烟和推杯换盏之间,最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 今年在××过得怎么样? 标准的回答是“瞎混呗”,真正的答案则藏在你开回家的车里。 东北人排面的代表是路虎,副驾上还有一个穿貂的媳妇;山东人的圣杯是奥迪,米面粮油装满后备箱,“单位发的”。 如今,这样的刻板印象正在松动。 第一次从北京开车回河北老家的小王,最大的发现就是,前些年还有些异类的电车,已经开始占领大街小巷。 新能源,统治县城? 新能源汽车统治县城的风,还是从过年返乡开始吹的。 有人从北京回四川: 有人从北京回湖北: 有人从上海到河南: 从城市边缘驶过高速收费站,就进入了电车的河流。 河流的终点,往往是无数个知名的、不知名的县城。 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