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最新调查进展和相关信息。文中指出乌克兰团队两年前袭击了波罗的海海底的多条北溪天然气管道,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该事件加剧了地缘政治局势,并导致欧洲国家从美国购买高价液化天然气。丹麦、瑞典和德国已展开调查,但均未确定责任方。最新的媒体调查显示,乌克兰、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可能对此事知情。文章还提到乌克兰情报部门与欧美专家曾制定袭击计划,但未能实施。最近出现的证据表明,乌克兰团队曾尝试执行该任务,但行动被泽连斯基中止。德国方面继续调查,并通缉了主要嫌疑人朱拉列夫。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背景介绍
北溪天然气管道网络从俄罗斯出发,经波罗的海直达德国,是欧洲人重度依赖俄罗斯能源的象征。2022年9月26日,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3条北溪管道发生爆炸并泄漏天然气。
关键观点2: 调查进展及责任归属
丹麦、瑞典和德国展开调查,拒绝俄罗斯参与。尽管调查涉及乌克兰、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的嫌疑,但尚无确凿证据确定责任方。
关键观点3: 乌克兰团队的行动细节
乌克兰情报部门与欧美专家曾制定袭击计划,但因耗资过高和行动复杂而放弃。最新证据表明,乌克兰团队曾尝试执行任务,但行动被泽连斯基中止。
关键观点4: 德国方面的反应和调查进展
德国方面继续调查此事,并通缉了主要嫌疑人朱拉列夫。尽管有证据表明乌克兰团队参与了行动,但德国尚未掌握证据表明乌克兰政府或军队高层下令执行任务。
关键观点5: 事件对欧洲能源和地缘政治的影响
该事件加剧了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并导致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欧洲各国在寻求能源来源多样化的同时,也面临与俄罗斯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博弈。
文章预览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7日,丹麦波恩荷尔摩岛,从丹麦的F-16拦截机看到的北溪2号天然气泄漏场景。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陈升龙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近日,《华尔街日报》和《世界报》等德国媒体相继从调查人员,以及多名亲身参与者处了解到,一个6人的乌克兰团队在两年袭击了波罗的海海底的多条“北溪”天然气管道。 “北溪”天然气管道网络从俄罗斯出发,经波罗的海直达德国,俄罗斯天然气公司为运营方的主要持股者。2022年9月26日,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3条“北溪”管道发生爆炸,并泄漏大量天然气。该事件加剧了原本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同时逼迫欧洲人从美国增购了高价液化天然气。随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展开调查,但都拒绝俄罗斯参与。 “北溪”管道是欧洲人重度依赖俄罗斯能源的象征,但同时也是地缘政治版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