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国民经略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介绍了中国省域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章详细分析了五经普调增、省域经济分化、东北三省经济崛起、资源型省份的经济变化、省域经济未来的变化等关键话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五经普调增与省域经济分化
全国GDP大幅调增3.4万亿,省域经济出现明显分化。广东率先迈过14万亿大关,连续36年蝉联中国第一,但粤苏差距有所收窄。山东、浙江等省份经济稳步发展,四川赶超河南并守住了第五大省之位,而河南经济实现强劲反弹。
关键观点2: 东北三省的复兴
东北三省摆脱上一轮“挤水分”的阴影,辽宁重新开启反超西南之路。大连、沈阳两大双子星城成为东北第一个万亿城市的有力竞争者。地缘大变局给东北带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但产业振兴仍是东北崛起的第一要务。
关键观点3: 资源型省份的经济变化
山西未能守住20强大省地位,被内蒙古赶超。内蒙古之所以能超越山西,原因在于其跃居中国产煤第一大省,并在新能源领域踩中了新的增长点。而山西则需要一场全面变革来跳出能源、资源依赖的舒适区。
关键观点4: 省域经济的未来变化
2025年,省域经济将面临关税大棒的不确定性影响、房地产调整与产业革命的影响以及新旧动能的洗牌。省市竞争不进则退,押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就是押注未来。同时,也需关注经贸博弈的大环境变化和短期或中长期的趋势。
文章预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 ,作者:凯风,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省域经济,谁进谁退? 时隔5年,我国进行了 第五次经济普查 ,由于增加“虚拟租金”,全国GDP大幅调增3.4万亿。 与上一轮经济普查不同,当时14省遭遇“挤水分”,这一次全部调增,可谓“雨露均沾”。 与此同时,过去一年,外界大环境日趋复杂严峻,内部有效需求不足,房地产仍在深度调整,加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荼, 省域经济出现明显分化。 考虑到五经普调增,加上各省经济面临不同的压力,区域经济版图再次重构。 谁升级了?谁掉队了? 一 10强省,谁进谁退? 总体来看,粤苏鲁浙位次仍旧保持不变,广东率先迈过14万亿大关,连续36年蝉联中国第一。 需要注意的是, 粤苏差距有所收窄 ,面临江苏“追兵渐进”的风险。 粤苏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