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当下职业倦怠和学生学业倦怠的现象,指出忙碌并不总是与生产力成正比。通过科学家例子说明真正的创造力需要时间、耐心和内心的宁静。介绍了卡尔·纽波特的“慢生产力”理念,提出实现深度工作的能力正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并给出了建立深度工作习惯的几点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职业倦怠和学业倦怠现象普遍。
人们或学生在长期高压工作或学习中,会感到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
关键观点2: 忙碌并不总是与生产力成正比。
网上关于韩国学生的传闻是“伪生产力”的最好例证。真正的工作成果需要耐心和专注,而非简单的忙碌。
关键观点3: 真正的创造力需要时间、耐心和内心的宁静。
科学家的成功例子告诉我们,深度工作和哲学思考是取得成就的关键。
关键观点4: 卡尔·纽波特的“慢生产力”理念。
纽波特提倡以较慢的速度完成较少任务,注重质量而非数量。他提出了实现“慢生产力”的三条原则:做更少的事情、以自然的节奏工作和学习、专注于质量。
关键观点5: 建立深度工作的习惯需要建立仪式感。
选择适当的地点、确定持续时间、设定结构和要求,以及采取“大动作”都是建立深度工作习惯的有效方法。
文章预览
“在当下,进行深度工作的能力正变得越来越稀缺,与此同时,这种能力却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撰文 | 王嘉璐 编辑 | 沈佳音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你可能经历过这样的一天:早晨一杯咖啡灌下去,满怀激情准备搞个大项目,但过不了几个小时,你已经开始盯着屏幕发呆,无目的地在若干个软件之间来回切换……我们假装自己在努力工作,实际上却处于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循环中,陷入了自我消耗的怪圈,这实际上就是职业倦怠的经典表现。 职业倦怠这个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赫伯特·弗洛伊登伯格提出,描述的是个体在长期高压工作环境中,逐渐感受到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的过程。 倦怠现象并非仅出现在打工人身上,越来越多的学生也陷入了学业倦怠。比如,为了备考,高中生经历了无数次的熬夜复习,最后发现自己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