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是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的官方管理机构及新闻发布平台,及时发布攻关工作的最新进展和会议通知,解读有关政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大气前沿丨清华大学王书肖团队ES&T: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路径的空气质量改善、健康与区域公平效益

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 公众号  ·  · 2024-08-26 17:4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王书肖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题为“Air Quality, Health, and Equity Benefits of Carbon Neutrality and Clean Air Pathways in China”。文章关注中国空气质量现状,评估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空气质量改善和健康效益的贡献。通过设计三个情景,研究发现碳中和与清洁空气行动对空气质量改善有重要作用,并揭示了双碳目标对PM2.5浓度改善的主要推动作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与目的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与发达国家及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的差距,每年有超100万人因长期暴露于PM2.5而过早死亡。研究旨在评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并探讨减污降碳协同路径。

关键观点2: 研究方法与情景设计

研究采用综合评估模型GCAM-China与污染控制成本效益评估系统ABaCAS相结合,设计三个情景:基准情景、碳中和情景、碳中和与清洁空气行动情景。通过评估不同情景下的空气质量改善与健康效益,揭示双碳目标对PM2.5浓度改善的主要推动作用。

关键观点3: 主要发现与结论

研究发现,到2060年碳中和情景下SO2、NOx和一次PM2.5排放较2020年可降低90%以上,NMVOCs排放下降50%以上。进一步加严控制可使NMVOCs和NH3排放在2060年较2020年分别下降80%与32%左右。双碳目标与加严污染控制在近期和远期都带来了显著的空气质量改善,并促进了更多城市达标。

关键观点4: 健康效益与影响

到2060年,碳中和情景相比基准情景减少约44%的早逝人口,进一步清洁空气行动减少约20%的早逝人口。改善PM2.5浓度可能带来更显著的健康效益,并减小区域间PM2.5浓度差异。

关键观点5: 研究意义与展望

研究建立了GCAM-ABaCAS减污降碳路径快速评估方法,用于典型碳中和与清洁空气路径评估。未来可拓展应用于措施评估与减污降碳路径优化。研究强调了评估减污降碳对臭氧影响的重要性,并呼吁合理安排措施实施的时间表。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