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华夏时报

央行年内首次零逆回购释放强信号, 利率调控方式渐变

华夏时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08-08 14:48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央行在多个交易日逆回购操作规模逐渐减量后,于8月7日将逆回购操作量降至零的情况。文章详细描述了逆回购操作、市场流动性、资金面的变化以及央行利率调控信号的传递。包括逆回购操作降至零的原因、市场反应、资金面状况,以及未来货币政策的展望。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央行逆回购操作量降至零

描述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逐渐减量并在8月7日降至零的情况,分析原因包括月初市场流动性转向宽松,央行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操作规模等。

关键观点2: 市场流动性与资金面状况

介绍市场流动性状况,包括DR007均值的变化,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变化等,以及资金面调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关键观点3: 央行利率调控信号的传递与未来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变化

阐述央行利率调控信号的传递方式的变化,包括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的地位的强化,以及未来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可能变化。

关键观点4: 逆回购操作方式的改变及其影响

描述央行逆回购操作方式的改变,包括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的应用及其对市场资金面调控的影响。


文章预览

华夏时报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在多个交易日逆回购操作规模逐渐减量后,央行8月7日逆回购操作量直接降至零。 当日,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根据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的需求,2024年8月7日逆回购操作量为零。 因8月7日有2516.7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2516.7亿元。这也是央行连续在公开市场操作第5个交易日实现资金净回笼。 “央行近日公开市场接连微量操作,主要是月初市场流动性转向宽松,央行灵活调整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合理回收短期过剩资金。”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从目前市场利率看,机构对短期资金整体需求偏弱。 操作量降至零元 8月以来,央行新开展的逆回购操作均保持微量。 其中,8月1日、8月2日、8月5日和8月6日,央行进行的逆回购操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