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摘 要 核心结论: 过去银行等板块的分红可能被分流,成为其他股票或新股的“增量资金”,但今年以来可能演绎了相反的逻辑。随着越来越多的 A 股上市公司步入成熟期,其面临的是市场空间的逐渐饱和、新市场的缩减,成长股的正反馈放大收益可能变为负反馈放大亏损,盈利预期下修,减少了红利股被成长股分流红利再投资;而 IPO 和定增行为的大幅减少让分红成为一类体量可观的增量资金,(分红 + 回购 - 募资) / 市值的水平快速接近美股等发达市场,在银行板块高资金敏感性的禀赋下,红利股更容易演绎“填权行情”。 高股息板块表现不佳常因“股息率陷阱”,背后原因之一是分红的外部性 现金分红是重要的场内增量资金来源,而分红出的资金不会全部回流至原股票, 一部分会流入其他投资者看好的股票,一部分会因为投资者参与打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