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五篇文献的主要内容、关键点和一些研究价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献》封面目录与内容摘要关于《书序》的今古文问题与汉初《尚书》学的研究
文章探讨了今、古文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以及汉初《尚书》学的流传和影响。关键词包括《尚书》、《书序》、汉代等。
关键观点2: 朱熹《诗集传》在明代的衍生及其学术意义
文章介绍了朱熹《诗集传》在明代的四种衍生类型,并探讨了其服务于科举制度的目的。关键词包括《诗集传》、衍生文献、明代诗学等。
关键观点3: 国家图书馆藏《春秋释例》清抄本考论
文章通过对国家图书馆藏的《春秋释例》清抄本的考察,揭示了其历史背景和编纂原则。关键词包括杜预、《春秋释例》、孔继涵等。
关键观点4: 隐藏在《道藏》中的两篇书仪——《通启仪》《吊丧仪》考
文章通过考察《道藏》中的两篇书仪,探讨了唐代书仪的演变和早期书仪的特点。关键词包括唐代书仪、道门内部所用书仪等。
关键观点5: 近世《山海经》的图像传承与知识环流
文章以《万宝全书》“诸夷门”为线索,探讨了近世《山海经》的图像传承和知识环流。关键词包括《山海经》、图像、《万宝全书》“诸夷门”、知识环流等。
文章预览
《文献》2024年第4期封面 目录与内容摘要 经部文献研究 重论《书序》的今古文问题与汉初《尚书》学 高中正 内容摘要:今、古文问题是古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又以《尚书》的今、古文最为繁杂。西汉初年是否有今文《书序》,与《泰誓》“后出”、今文《尚书》之《顾命》《康王之诰》是否分篇等,相互纠葛,成为《尚书》今古文问题中的重要关节。汉初伏生所传为二十八篇,《泰誓》在武帝末年以前已被发现,因官方政令而受博士传读,纳入今文《尚书》系统,始有二十九篇之数。而今文《尚书》的《顾命》《康王之诰》两篇为一,与古文《尚书》不同。熹平石经《尚书》来自欧阳本,以此为定点,可知汉代只有孔壁所出古文《书序》,今文家欧阳《尚书》的二十九篇之《序》是从古文《书序》摘抄而来。厘清今、古文交涉情况,对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