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磁石在提问
神奇的“启发日记”,每天关键“一问一答”,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人物  ·  “孤泳者”孙杨 ·  6 天前  
今天看啥  ›  专栏  ›  磁石在提问

#启发日记#049 同样读一本书,低级学习者和高级学习者的差别到底在哪里?

磁石在提问  · 简书  ·  · 2021-03-10 06:15

文章预览

今日启发问题:“你过去是读书后的反应是怎样的?试着读完第二个片段,你会写下怎样的收获和感受呢?”


<问题说明>

我们先来读一个书中的片段吧。

————————— > 片段1 < —————————

“三大神器”的最后一个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具备即战力的表现,所有企业都对这样的人才求贤若渴。因为对于所有企业来说,任何时候都缺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我还要重复一遍,在虚拟、无国界和倍率经济模式盘根错节的“新大陆”,只存在于实体经济的“旧大陆”的一切规则都是行不通的。

21世纪是一个不确定的年代。

失业、自由职业者、少子老龄化、年金政策……国家也在不断地遇到各种前所未见的问题,并且对此束手无策。

无数曾经被唤作巨无霸的企业由于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而被市场扫地出门,进而销声匿迹。

原因很简单,这个国家的知识分子阶层和白领人群已经习惯于解答学校教育中那种具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而对于这个不确定时代的种种问题,却束手无策。

用过去成功的经验来回答时下的现实问题已然没有任何作用,“主意”这个词就凸显出其重要性。无论是有关企业经营的重大决策,还是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各种方针政策,都需要依靠独创的“主意”的例子,在这个国家已经屡见不鲜了。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自己主动去发现“哪里有问题”,分辨“问题是什么”。以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反复探求某一问题的本质,这种“质问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要细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使用什么方法能排除对这些原因的假设。在此阶段最重要的是对于“为什么”的问题,以“会不会是这样的原因”给出自己的假设。

为了使自己的假设成立,下一步就要进行验证。假设就是假设,不能以它作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实践验证了最初假设是不正确的,那么就马上提出新的假设。这样才能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

这是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特征不在于能否在问题出现时给出自己的答案,而在于能否用上述方式解决问题。

————————— > 片段1 < —————————

>>>读完这一段之后,你的反应会更接近于下面的哪个选项呢?

A. 这段是说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

B. 我会在解决问题的3步法的相应字句下面画线。

C. 这段给我带来的启发是,我们往往以为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给出解决方案,但其实更重要的是追问和探究问题的本质,然后提出对问题原因的假设,最后验证这个假设对不对。

D.第一步是“反复探求问题的本质”,我自己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呢?比如,昨天,老同学和我聊起她的婚姻,我很快建议她应该怎样做,她听了之后说我会错意了……看来这一点我做得不太好。

E. 下周又要开项目会议了,设计部肯定还会提出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次我就不会直接说可以怎样做了,而要尝试一下这种3步法。第一步,先提问,至少要提3个问题……

F. 对了!我可以拿这几条去培训一下老公。以后再遇到我不高兴的情况,他就可以用解决问题的3步法来探究、假设和验证我到底是怎么了……为了让他能听明白,我得先想个案例……

如果你的选项是A、B、C,那么你更倾向以知识为中心,容易变成书呆子。

如果你的选项是D、E、F,那么你更倾向以学习者(自己的问题/需要)为中心,最后成为实践达人。

其实并不是说ABC没有用,而是过去的学校教育只停留在ABC,没有DEF,这是最大的问题。


那么再试试第二个片段,来自《洋葱阅读法》,读完之后写下你的收获到日记里吧~~

————————— > 片段2 < —————————

这一章的主题是快速阅读。

· 哪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时间?

· 哪种方式更好地促进了主动阅读,加强理解,记忆新知识?

· 哪种更节约时间?

每个人都想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一般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从第一页开始看,逐句逐页地阅读,每次的阅读时间大概是30分钟;另一种方法同样也是30分钟的阅读时间,我们先用8分钟时间了解一下目录和序言,剩下的22分钟直接阅读从书中挑出的感兴趣的章节或比较重要的章节,去理解其中的关键概念。

无论怎样选择,都要注重阅读的本质——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以自己理解的程度去阅读。其实快速阅读不需学习,每个人都明白应该如何去提高阅读速度。如果想提高一下阅读速度,用第二种方法就可以加快速度。

快速阅读的本质,或者说提升阅读速度的目的,就是以主人的心态迅速地让“仆人”——书本告诉我们,它是干吗的,它有什么价值,它值不值得我们为它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我们不能确定某本书到底有没有用,但我们只有30分钟的时间去阅读,这时快速阅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 > 片段2 < —————————


磁石读完片段2的收获


过去读书不多,并且并不带着致用的思维去阅读。不过在拆书帮6年的时间改变了,习惯性的带着“对我有什么用”的思考去读一本书,如果暂时对于我没用,那么无论这本书评价多么高多么好,那我也不会纠结。

想想片段2提到的两种场景,从头读到尾大概是小时候的事了,要不然就是胡乱翻,并不看目录,现在基本上是带着问题读序言、目录和重要章节了,并不求读完,但求读了能有用。

应用片段2的方法我速读了《提问的艺术》这本书,这本身跟我研究提问的方向有关。

看封面中间的“如何问出你想要的答案”这句,有点像讲沟通或者销售的技巧。当然下面3个问题“如何问,对方才愿意回答?”“问什么,对方才愿意深入交谈?”“怎样问,才能获得最想要的信息?”,更加印证了上面的推测。

看简介,既有理论,也有工具,既有思维转换,也有技巧,而且涉及到采访、营销、咨询、教育、交际、家庭方方面面。感觉上是一本大而全的书,如果是经典教材,那倒还好,如果是一本试图包罗各方面,但深度不够的书,那就尴尬了。

看目录,第一章应该讲提问背后的思维,第二到第七章大概讲沟通技巧方面,第八章讲如何获得满意答案。而我的需求更倾向于用于做咨询时如何解决对方的问题,借着提问如何逻辑挖掘。看起来第八章和我的需求更接近一些,我就直接单刀直入看第八章了。

第一节说多问才能获得更多的信息,第二节说问细节才能问的更清楚,第三节说问经历让对方讲故事才能获得更生动的信息,里面举了一些例子。粗略一看,讲的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信息,但具体落地的细节却没有讲,比如多问的方法是什么?是按着自己的思路多问?是抓住对方的关键词多问?是借着多问来确认一些信息?

整体看,这本书讲沟通技巧(提问是工具),而我的期望是用提问做咨询挖掘背后问题,差别比较大,而且书中的指导还是比较水,宽泛的旧知较多,而没有新的视角或新的具体指导。

//每日一问一答,激发无限潜能//

为什么我要发起#启发日记#?

新朋友跟写#启发日记#须知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