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中科院之声

端午粽子香,靠“米”挑大梁丨民俗里的科学

中科院之声  · 公众号  ·  · 2024-06-06 20:38
    

文章预览

编者按: 又是一年端午佳节到,万户千门喜气多!吃粽子、赛龙舟、避五毒、挂香囊,这些习俗,大家都体验了吗?民俗除了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还是科学家眼中的“宝藏”。 值此端午节,我们特别策划推出系列文章,邀请科学家解读端午习俗背后的科学。 粽子好吃软糯,米是关键。今天来说说“米”。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相传是起源于对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纪念。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咬食他的身体,便划船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各地的粽子各式各样,但是好吃的秘诀一大半都在“米”上。那你知道,什么样的水稻品种产出的大米,能够兼顾高产和美味飘香呢? ▲稻米的主要分类(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餐桌上有几种米? 在中国,米饭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全国各地的大米因气候、土壤和水源的不同而风味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