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先秦秦汉史
先秦秦汉史研究,先秦秦汉史讨论,学术与随笔,讨论与共鸣
今天看啥  ›  专栏  ›  先秦秦汉史

贾海生:周初洛邑殷民之族的形态与《周礼》所见治理殷民的理想模式

先秦秦汉史  · 公众号  · 历史 科技媒体  · 2024-11-17 00:00

主要观点总结

贾海生教授的文章探讨了西周初期洛邑殷民之族的形态以及《周礼》所见治理殷民的理想模式。文章首先总结了洛邑殷民之族的特点,包括聚族而居、保持殷商旧地的内部形态、拥有世守之业等。接着,文章通过对比铭文与《周礼》的内容,指出《周礼》中描述的治理殷民的措施是出于理想的构建,而非对历史的真实反映。文章还提到了西周王朝对待殷民的政策是安抚、劝勉、怀柔、利诱,而非强制,这些政策在文献和考古发现中有所体现。文章最后指出,《周礼》以超越现实的理想模式反映治理殷民的措施,是其政治智慧之所在,不应以殷民所作有铭铜器证其真伪虚实,只能以铭文所记历史事实为参照,彰显《周礼》隐藏在各个职官职掌之下的理想模式。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洛邑殷民之族的特点

洛邑殷民之族聚族而居,保持殷商旧地的内部形态,拥有世守之业。

关键观点2: 《周礼》中治理殷民的措施是理想构建

《周礼》中描述的治理殷民的措施并非历史真实,而是出于理想的构建,反映了西周王朝的政治智慧。

关键观点3: 西周王朝对待殷民的政策

西周王朝对待殷民的政策是安抚、劝勉、怀柔、利诱,这些政策在文献和考古发现中有所体现。

关键观点4: 《周礼》的政治智慧

《周礼》以超越现实的理想模式反映治理殷民的措施,是其政治智慧之所在,不应以殷民所作有铭铜器证其真伪虚实,只能以铭文所记历史事实为参照,彰显《周礼》隐藏在各个职官职掌之下的理想模式。


文章预览

周初洛邑殷民之族的形态 与 《周礼》所见治理殷民 的 理想模式   贾海生   根据《尚书》的《康诰》《召诰》《洛诰》《多方》《多士》、《尚书大传》、《逸周书·作雒》以及何尊铭文的记载,周公摄政三年,平定了三监叛乱之后,就将俘获的殷商遗民迁至成周附近名为“九里”的地方,以瓦解殷人企图复辟的势力;摄政五年,为了实现武王居天下之中布政施政的遗愿,开始营建新都洛邑,迫使被迁来的殷民参与营建洛邑的艰苦劳役;摄政七年,洛邑告成而致政成王,遂将参与营建洛邑的殷民就地安置在洛邑。《周礼》以“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为序文,冠于天、地、春、夏、秋五官之前,郑玄阐释序文的本事云:“周公居摄而作六典之职,谓之《周礼》。营邑于土中,七年致政成王,以此《礼》授之,使居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