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描述了上海写字楼附近自选称重快餐的流行现象,打工人在午餐选择上面临步步为营的困境。文章通过作者的观察和体验,详细描述了自选称重餐厅的运营情况,包括菜品的选择、价格、消费者的反应以及其对打工人生活的影响。同时,文章也提到了这种餐饮模式如何培养了人们对食物重量与金钱的高度敏感,减少了食物浪费,并指向了一种“七分饱”的新现实。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自选称重快餐的流行
自选称重餐厅在城市写字楼和工作园区大量铺开,成为打工人在午餐上的新选择。
关键观点2: 打工人在午餐上的困境
打工人午餐支出占收入的三成,面对高昂的食物成本,他们开始摸索节约粮食的方法。
关键观点3: 自选称重餐厅的优势
自选称重餐厅让消费者对食物重量和金钱有高度敏感,减少食物浪费,并培养了人们的夹菜技巧。
关键观点4: 社交平台上年轻人的分享
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分享了在自选称重餐厅的经历和避免压秤的夹菜技巧。
关键观点5: 恩格尔系数的问题
每月工作餐支出占据可支配收入的近三成,反映出恩格尔系数的问题,即食品支出在预算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观点6: 自选称重餐厅与打工人的心理
打工人面对自选称重餐厅时,会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精打细算、寻求营养均衡等。
关键观点7: 饮食趋势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打工人的饮食趋势也在变化,他们开始寻找更经济实惠的餐饮方式。
文章预览
作 者:顺顺 来 源:新周刊(ID: new-weekly ) 每次在午餐饭点时分路过写字楼附近的自选餐厅,人们餐盘里稀疏的菜量总让我生出荒谬的感受。 也许是四五条豆角、三四片白菜、一小块排骨或者红烧肉、一小撮毛豆烧鸡,或许再加一小勺西红柿炒鸡蛋。每一样菜的分量实在太少,以至于它们各自孤零零地瘫在偌大的白色塑料餐盘上,看起来可有可无。 夹菜的矜持,在称重餐厅里练出来了。(图/顺顺) 人们坐在明亮的餐厅里,煞有介事地吃着以克为单位的快餐,这让我想起卓别林在黑白电影里用刀叉吃一只靴子的场景。 没有尝试过这类自选称重快餐的人,大概很难理解一个打工人在午餐上的步步为营,不仅要营养均衡,还要控制在可接受的打工餐预算里。 这几年, 自选称重的餐饮模式在城市写字楼和工作园区大量铺开,从前是麻辣烫、麻辣香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