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的发布,该决定规定用15年的时间将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调整至不同年龄段。文章还介绍了延迟退休方案的细节,包括自愿和弹性的原则,以及对女职工退休年龄延长至55岁的政策设计的考虑。此外,延迟退休对养老金的影响以及是否挤占年轻人就业岗位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最后,文章来源为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延迟退休方案正式发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正式发布,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明年起施行。
关键观点2: 延迟退休方案细节
延迟退休方案规定用15年的时间,逐步调整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退休年龄。
关键观点3: 女职工退休年龄延长至55岁的考虑
女职工退休年龄延长是出于人均期望寿命提高的考虑,与世界各国的女职工退休年龄相比较,我国的标准相对较早。
关键观点4: 延迟退休对养老金的影响
选择延长退休年龄后,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延长,个人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会相应提高。提前退休不会打折个人的养老权益。
关键观点5: 延迟退休政策是否挤占年轻人就业岗位
金维刚指出,关键在于通过发展经济来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给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给予年轻人创业、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支持。
文章预览
⇧ 点 蓝色 字关注 “央视新闻” 13日,备受关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正式发布,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明年起施行。 改革方案规定, 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调整至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调整至58周岁、55周岁 。 详情>>> 怎么保障相关的措施持续推进?还有哪些相关的配套保障也需要同步推进?《新闻1+1》连线有关专家,解读延迟退休方案。 2039年,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完成后 还可以弹性选择退休年龄吗?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表示,当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缴费也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时,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在一定的年龄范围之内选择退休年龄。 为了确保个人自愿选择的权益,文件规定,用人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