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反垄断前沿

“天降”50万?骗子开始给你先转钱背后:如何防范新套路?

反垄断前沿  · 公众号  ·  · 2025-01-09 16:2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讲述了网络诈骗的相关内容,包括骗子通过转账手段实施诈骗的案例分析,以及针对未成年人的新型诈骗手段。同时,也指出了手机即时通信软件成为诈骗的一个渠道,需要警惕。最后,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发起了一项关于即时通讯软件安全感知度的调研,呼吁公众参与并了解网络安全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骗子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实施诈骗

文章中提到骗子通过网络平台邀请受害人代为投资,并先给受害人转账,再诱导其进行所谓的投资,最终将钱款转走。受害人可能因此沦为诈骗的帮凶。

关键观点2: 未成年人也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文章指出,近期有诈骗手段瞄准了未成年人,通过短视频等渠道接触“明星”的QQ号,然后恐吓涉嫌侵犯明星隐私,要求转账等。

关键观点3: 手机即时通信软件成为诈骗的一个渠道

诈骗分子利用手机即时通信软件冒充熟人、领导、客服等,发布虚假投资理财信息,实施诈骗。需要警惕这些通信软件成为诈骗的一个渠道。

关键观点4: 即时通讯软件安全感知度调研

为了了解用户使用即时通讯App时的账号风险情形、平台安全防护机制效用以及用户体验感知情况,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发起了相关调研,并呼吁公众参与。


文章预览

作者:李玲 樊文扬 注意,骗子开始先给你转钱了。 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江苏连云港的李女士在网络平台认识了一名网友,被邀请代为投资。在提供了两张银行卡后,李女士收到了一笔50万元的转账。然而,她在报警后得知,这其实是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 据办案民警介绍,骗子将上一层受骗人的钱款转入李女士账户后,便会诱导她进行所谓的投资,再把钱转走。实际上,这笔50万元的转账是赃款,如果骗子成功实现诈骗闭环,那么李女士将因此沦为诈骗的帮凶和“工具人”。 近期,还有诈骗手段瞄准了未成年人。据新民晚报报道,有家长反馈11岁的孩子在短视频里刷到“明星”的QQ号,添加后却被“律师”恐吓涉嫌侵犯明星隐私,随后还有“警察”以查案为名要求转账…… 年关将至,诈骗分子似乎也在冲KPI,各种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套路防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