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了《基于可携带权的消费者数据流通模式研究报告》。报告由多个国家机构联合编写,重点介绍了消费者数据的特点和应用,以及数据可携带权在消费者数据流通中的重要性。报告还分析了基于可携带权的消费者数据流通模式的成熟度和各国实践情况,提出我国消费者数据基础设施的方案构想。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研究背景与发布机构
报告由多个机构联合编写,包括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等,旨在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观点2: 报告主要内容
报告介绍了消费者数据的特点和应用,分析了数据可携带权的重要性,梳理了各国实践情况,提出我国消费者数据基础设施的方案构想。
关键观点3: 消费者数据的特点和价值
报告指出消费者数据是最具价值的数据要素类型,具有体量大、标准化程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为企业创造商业模式和盈利机会。
关键观点4: 数据可携带权的重要性
报告强调数据可携带权是消费者数据流通的重要制度工具,有利于打破数据垄断、增加市场竞争。
关键观点5: 基于可携带权的消费者数据流通模式的特点
报告总结出该流通模式的四个新特点,包括强调数据权利而非所有权、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数据接口交互方式流转数据等。
文章预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国家信息中心 ” 5月24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隆重开幕。在本届峰会首发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基于可携带权的消费者数据流通模式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由国家信息中心公共技术服务部牵头,联合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中电信数政科技有限公司、温州市数据局、温州市大数据运营公司、北京国信新网通讯技术有限公司等机构,在深入调研国内外消费者数据流通的制度体系、商业模式、技术路径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编写完成。《报告》共分为5个章节,首先介绍消费者数据及可携带权的相关概念,之后梳理总结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和探索经验,然后分析基于可携带权的消费者数据流通实现逻辑,最后提出我国消费者数据基础设施的方案构想,旨在凝聚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