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三坊七巷中的塔巷,包括其历史背景、文化意义、以及塔巷内的名人、古迹和文化传承。文章提到塔巷的最初模样、历史沿革、名人事迹以及文化脉络的传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三坊七巷是中国都市的“里坊制度活化石”。
具有千年历史,培养出无数名人,是福州文化的代表之一。
关键观点2: 塔巷是三坊七巷的一部分。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经历了多次变迁,如今仍然保留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观点3: 塔巷内的名人众多。
包括孝子高均、进士祝廷玉、祝时泰等,他们的事迹丰富了塔巷的文化内涵。
关键观点4: 塔巷内的文化传承丰富。
除了名人之外,还有许多古迹和传统文化活动得以传承,如琅琅书声从未停过。
关键观点5: 塔巷如今仍然保留着修文、兴文之风。
虽然文运不算昌盛,但修文兴文的传统一直在延续。
文章预览
编者按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千百年来,从这里走出了无数名声显赫的历史人物。“家在鼓楼”公众号开设《我们的三坊七巷》专栏,通过坊巷名居古厝、坊巷名人、坊巷诗联赏析、坊巷民俗、坊巷工艺美术等篇章,讲述繁华喧闹之下,那些属于三坊七巷的文化和故事。 修文兴文的塔巷 作者 林强 塔巷巷口的牌坊上,立着一座袖珍的七级佛塔,每从坊门下过,看着那树影斑驳里高耸的塔尖,我总好奇,塔巷的塔,最初是什么模样。 翻开宋代的《三山志》,我找到了答案。原来,塔巷的塔,最初是一座阿育王塔。 闽地的塔,最早出现在南朝萧梁 (502-557) ,鼎盛时,达到了“铦峻相望”的景况。可惜到了唐末,自称“冲天大将军”的黄巢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