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化债政策对经济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并分析了当前化债政策的变化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化债政策直达实体的意义
化债资金更加强调“直达实体”,以解决企业被拖欠账款的问题,有助于产业链积欠账款的解决。
关键观点2: 化债政策对经济的提振作用
如果化债政策能有效清理企业被拖欠账款,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那么其对经济短期和中期的提振作用不可小觑,效果可能不亚于“X万亿刺激”。
关键观点3: 化债政策与2015年的不同
本轮化债政策的含义与2015年已有所不同,化债涉及的主体已不仅限于地方财政和金融机构,而是直达实体企业。
关键观点4: 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
小微企业在产业链中面临被上游欠账和欠下游账款的问题,生存压力较大,这也在微观层面形成了事实上的“紧信用”。
关键观点5: 化债政策的市场反应与新的政策动向
市场对化债政策的反应和政策的新动向,包括中央出台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以及地方政府落实属地责任,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来加快偿还拖欠企业账款。
文章预览
我之前一直认为化债对经济的影响侧重于中长期,对短期经济的提振可能是不明显的。 不过最近我的想法有了一些变化。 如果化债政策能直达实体,解决企业被拖欠账款的问题,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那么化债政策的效果可能不亚于“X万亿刺激”。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来看一组上市公司财报数据。 截止24Q3,A股建筑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合计1.9万亿,同比增速21%;而同期建筑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仅有-1.5%。 营收负增长,这说明建筑业的高额应收账款不是由业务增长带来的,而是被“欠出来”的。 众所周知,建筑业上市公司很多都是大型央国企集团,他们的应收账款是怎么被“欠出来”的?你懂的。 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 建筑业上市公司不仅被上游欠账,也在欠下游账款。 财报数据显示,2022-2024年建筑业上市公司应付账款持续20%左右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