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科工力量

Open RAN之死:华为中兴不战而胜

科工力量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4-07-18 19:3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Open-RAN计划的消亡,分析了其背后的原因,包括技术的不成熟、地缘政治的影响以及参与各方的利益考量等因素。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Open-RAN计划的死亡可以从“生理性”和“社会性”两个角度来看。

生理性角度指的是Open-RAN在RAN价值链中的萎缩,社会性角度则是指其所标榜的开放生态未能达到目标,以及全球几家头部运营商对Open-RAN资本支出的连年下降。

关键观点2: Open-RAN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的不成熟和潜在风险。

爱立信等通信设备商对Open RAN技术的不成熟表示担忧,指出软硬件解耦增加了对信任链的威胁,开源代码增加了漏洞的暴露等其他安全隐患。

关键观点3: 参与Open-RAN的运营商和设备商都面临无能的状态,导致无法催熟市场。

运营商要扮演产品经理和集成者的角色,集成不同供应商的方案和IP,这增加了他们的难度。设备商虽然参与了Open-RAN架构的开发,但在RU、DU和CU网元模组的架构过程中,也面临了技术和市场的挑战。

关键观点4: Open-RAN依然离不开华为。

网元及其管理软件是一个整体,通过专有接口与母体连接。华为掌握着接口互联IP,如果华为不授权其IP协议,那么替代者将会继续被挡在门外。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
推荐产品:   推荐产品
文章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