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描述了A股市场的跳水走势、中国央行缩表引发的误解以及科技股在放水周期中的表现。同时,文章还涉及了消息面中的多个内容,包括苹果与百度的合作、国资委筹备组建新央企、阿里国际站的B2B出海订单增长、房地产市场政策以及中概股在美股的表现。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A股市场走势及误解
文章提到A股尾盘大幅跳水,两市中位数下跌,部分概念股出现回调。关于央行缩表的消息引发市场恐慌,但经解释后,实为乌龙事件,实际为放水工具更换导致的误解。
关键观点2: 科技股在放水周期的表现
文章指出,在放水周期中,科技股表现弹性最大,特别是在上一轮大放水期间,半导体、互联网、软件等科技股的估值被抬得非常高。本轮科技行情仍未结束,牛市周期中,科技股的涨幅可观。
关键观点3: 消息面对市场的影响
文章提到了多个消息面对市场的影响,包括苹果与百度的合作、国资委筹备组建新央企、阿里国际站的B2B出海订单增长、房地产市场政策以及中概股在美股的表现。这些消息对市场预期和个股表现都有一定影响。
文章预览
今天尾盘,A股大幅跳水,两市中位数-1.2%,个股4112只下跌,仅1150只上涨,机器人、半导体、还有一些和DS相关的概念股也都出现了巨幅回调。 下午有一则消息发酵的挺厉害,中国央行缩表,2024年全年总资产规模从45.69万亿下降至44.05万亿元,累计减少约1.65万亿元。 很多股民一看到缩表就恐慌,因为美联储每次说要缩表,就意味着货币政策收紧。缩表,简单理解就是缩紧水龙头,减少货币投放。我刚看到也被吓得一哆嗦,明明一直在放水,咋还收紧了。 我赶紧去查了下,发现原来是个乌龙,央行一直在放水,只是因为放水工具换了,用新工具放的水没被算进去。举个例子,原来用脸盆放水,去年换成了用木桶放水,然后用木桶放的水没被计算进去,看起来就好像是缩水了。 所以这事没必要恐慌,问题不大。 盘后,央行特地强调:今年会实施好适
………………………………